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花五言》
《兰花五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护雨重重膜,凌霜早早春。

三菲碧弹指,一笑紫翻唇。

野竹元同操,官梅晚卜邻。

花中不儿女,格外更幽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ánhuāyán
sòng / yángwàn

zhòngzhònglíngshuāngzǎozǎochūn

sānfēitánzhǐxiàofānchún

zhúyuántóngcāoguānméiwǎnlín

huāzhōngérwàigèngyōufēn

注释
护雨:保护雨水。
重重膜:层层薄膜。
凌霜:冒着寒霜。
早早春:早春时节。
三菲:三种绿色花朵。
碧:绿色。
弹指:轻弹手指。
一笑:笑容。
紫:紫色。
翻唇:染上双唇。
野竹:野外的竹子。
元同操:心意相通。
官梅:官家种植的梅花。
晚卜邻:迟来选择邻居。
花中:在花丛中。
不儿女:不似世俗儿女。
格外:特别。
幽芬:清雅的芬芳。
翻译
层层保护着雨水的薄膜,早春在寒霜中显现。
三种绿色的花朵轻弹指间绽放,紫色的笑容染上双唇。
野外的竹子与我们心意相通,官家的梅花迟来选择邻居。
在这百花丛中,它们不似世俗儿女,反而更加清雅芬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兰花图景。"护雨重重膜,凌霜早早春"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兰花的坚韧与其他植物在雨中和霜中的脆弱进行对照,表现了兰花傲寒的品格,同时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三菲碧弹指,一笑紫翻唇"则是对兰花外形之美的描绘,"三菲"指兰花的三片花瓣,"碧弹指"形象地表达了兰花清新脱俗的色泽,而"一笑紫翻唇"则勾勒出兰花中间那似笑非笑的紫唇,更显得生动传神。

"野竹元同操,官梅晚卜邻"两句,通过将兰花与竹和梅相比较,强调了兰花独立不羁、超凡脱俗的特性。这里的"野竹"代表着自然无为,而"官梅"则象征着人间的规矩和束缚,兰花既不同于自由自在的竹,也不同于需依附于人间礼节的梅。

最后两句"花中不儿女,格外更幽芬"进一步描写了兰花的高洁品质。"花中不儿女"表明兰花超脱世俗,不染尘埃,而"格外更幽芬"则说明兰花之美在于其超凡脱俗的韵味,令人沉醉。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写和与其他植物的比较,展现了作者对于兰花高洁、独立和独特美感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作者个人的品格追求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纪事

十年荼毒悲闽徼,壬戌扬旌岊水湄。

剑倚秋风平剧垒,帆悬涨海聚新夷。

翻思往日同盟地,何似中流击楫时!

报国志酬民恨雪,艰虞此意更谁知?

(0)

题石庵画竹

萧萧数叶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

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

(0)

谢钟君惠石埭茶

杭客矜龙井,苏人代虎丘。

小筐来石埭,太守赏池州。

午梦醒犹蝶,春泉乳落牛。

对之堪七碗,纱帽正笼头。

(0)

岩下桃花盛开携酒独酌

小小山园几树桃,安排春色候停桡。

开樽旋扫花阴雪,展席平临松顶涛。

地远不须防俗驾,溪晴还好著渔舠。

云间石路稀人迹,深处容无避世豪。

(0)

山途二首·其一

上山见日下山阴,阴欲开时日欲沈。

晚景无多伤远道,朝阳莫更沮云岑。

人归暝市分渔火,客舍空林依暮禽。

世事验来还自领,古人先已得吾心。

(0)

卧病静慈写怀

卧病空山春复夏,山中幽事最能知。

雨晴阶下泉声急,夜静松间月色迟。

把卷有时眠白石,解缨随意濯清漪。

吴山越峤俱堪老,正奈燕云系远思。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