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数叶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
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
萧萧数叶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
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题石庵画竹》。邵宝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石庵所绘之竹的赞叹与欣赏。诗中的“萧萧数叶”描绘了竹叶在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展现出竹子的清雅与坚韧之美。诗人感叹道:“到此方知画竹难”,意即看到如此生动逼真的竹画,才真正理解画竹的不易与高妙之处。
接着,邵宝以“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两句,巧妙地将自己与古代的文人墨客相联系,暗示自己如同古代的中书(官职名,此处指有才华的文人)一样,能够迅速捕捉并表达出自然界的神韵。这里的“片时行尽楚江干”形象地描绘了在短时间内,仿佛行走于楚江之畔,饱览了江水与竹林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石庵画技的高度赞赏和对其作品深刻印象的留连忘返。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石庵画竹技艺的精湛,也流露出邵宝本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艺术创作深邃理解的展现。
十年渡扬子,狎此如衽席。
今始识风波,呼吸投不测。
举世皆骇机,避就本无益。
不死亦偶然,馀生真可惜。
不然此春光,遂与成永隔。
出险心已夷,聊共子游息。
望中指北固,沿溪花的的。
言诣山之阴,仰观快奇壁。
伟哉铁柱峰,㟏岈疑斧劈。
傍有衲子居,幽洞秘丹碧。
洞中少寒暑,龛灯伴朝夕。
嗟余风波民,何由得此适。
幸已脱鱼腹,复尔耽旦宅。
稽首礼大悲,终然度苦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