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墅苔为径,茅檐竹作篱。
神清和月写,香远隔烟知。
老树有馀韵,别花无此姿。
诗人风味似,梦寐也应思。
村墅苔为径,茅檐竹作篱。
神清和月写,香远隔烟知。
老树有馀韵,别花无此姿。
诗人风味似,梦寐也应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田园风光。"村墅苔为径,茅檐竹作篱"展现了一个被青苔覆盖的小路和用茅草与竹子编织成的围栏,这些都是乡间常见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
"神清和月写,香远隔烟知"则是对夜晚月光下的情境描写。月光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传达了梅花在夜间散发的馥郁香气,即使隔着迷雾也能感受到。
"老树有馀韵,别花无此姿"进一步描绘了这一切自然景象中的老树与其他花卉相比独有的风采。梅花在这里被赋予了一种特立独行的形象,它的姿态和韵味都是独一无二。
"诗人风味似,梦寐也应思"则表达了诗人的个性风格,以及他对这份宁静与美好情境的珍视。即使是在梦中,他也会沉浸在这样的意境中无法自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高洁。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洗礼。
是何人剪取,几朵红云,濯锦江边。
花信今年晚,看纤苞半拆,珠蕊初圆。
烧烛镜奁芳夜,睡起鬓横烟。
算玉胆装来,深枝未许,蝴蝶双眠。堪怜。
艳阳日,惹满院春寒,雨咤风颠。
争忍抛金盏,怅朱唇偏小,酒晕空妍。
只有旧时吟管,和恨写蛮笺。
怕捲起帘衣,漫山桃李情暗牵。
向空濛无际,一片江山,舻声难住。
漂泊何为,与年光来去。
去国心情,送人滋味,记销魂何处。
对此茫茫,最无聊赖,一园秋树。
我似垂杨,管人离别,不堪回忆,潇湘如许。
乍醒三眠,又身随飞絮。
鬓上尘堆,襟边酒晕,叹朱颜非故。
我欲无言,仗他哀雁,替人分诉。
独立空山影。认夫君、颓唐风致,峭寒心性。
长剑高冠布衣叟,洗尽人间金粉。
似老树、着花齐整。
四世三公好枝叶,让先生、破屋眠欹枕。
调羹信、漫催警。雪欺霜压能安稳。
抱孤芳尽教人看,尽教人咏。
蚤放迟开随气候,争甚南山北岭。
合伴我、堂东玉茗,檀板金尊歌翠羽,好些时、忘记冰天冷。
不用写、探春艇。
本是多情者。百样为、无情懊恼,有情牵惹。
小社寻春多少恨,所事心才输下。
容易到、好天长良,夜恰是东坡尝荔。
日绛纱、中白玉斜亚。任鹦鹉、隔帘骂。
读书倦后填词罢,从此把零愁碎苦,尽情辞谢。
更有甚于眉妩事,不但远山新画。
须趁取、绿窗清暇,再玩衍期归妹象,算今年、居士应同嫁。
绿衣汁、向他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