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低啭,龙怒鸣,一缕情丝去又停。
非花非雾将人凝。
在玉指,中间迸,须臾裂竹两三声,林际数峰青。
莺低啭,龙怒鸣,一缕情丝去又停。
非花非雾将人凝。
在玉指,中间迸,须臾裂竹两三声,林际数峰青。
这首《东瓯令》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自然景象交织的画面。
首先,“莺低啭,龙怒鸣”,开篇以莺鸟的轻柔啼鸣和龙的愤怒吼声,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带有紧张氛围的场景,象征着内心情感的复杂与激烈。接着,“一缕情丝去又停”,形象地描绘了情感如同飘忽不定的丝线,在心中缠绕、游离,难以捉摸却又无法割舍。
“非花非雾将人凝”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抽象与神秘感,暗示情感如同虚无缥缈的云雾,既不能触摸,也无法完全理解,却能深深影响人心。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深度,又富有诗意,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在玉指,中间迸,须臾裂竹两三声,林际数峰青。”这一部分则转向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通过“玉指”这一细节,巧妙地将人的感受与自然界的反应联系起来,仿佛情感的波动触动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裂竹之声与远处青山的映衬,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力量,也隐喻了情感的强烈冲击与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综上所述,《东瓯令》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情感与自然之间深刻关联的独特洞察,以及对生命体验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值得细细品味与深思。
明湖镜奁乍展,恰高翻翠涨。
散微雨、迟日烘晴,画鹢如坐天上。
断桥外、寻诗载酒。梅花落尽春无恙。
甚逋翁秋菊,寒泉水仙祠傍。
一带长堤,细柳自碧,映娇波浅漾。
漫凭吊、苏小坟头,玉人何处门巷。
夕阳中、飞来燕子,旧巢识、红泥亭敞。
绿裙腰,芳草年年,酒旗歌舫。
双峰对影,半塔擎空,插云似露掌。
想像到、晓梳螺髻,钿朵香疏,黛叶青描,阿侬能仿。
兰棹占岸,雕軿争路,南屏烟锁钟声起,但芳洲、仅把眠鸥让。
重城悄隔,黄昏凤钥频催,淡月鹤梦孤往。
三潭夜午,一色镕银,浸桂轮素浪。
问几曲、阑干谁拍。步袜生凉,冷照风鬟,暗添霞想。
琼楼未启,珠宫深闭,圆期三五轻辜负,待良宵、须买扁舟放。
吹笙缑岭非遥,试鼓铜琴,四山送响。
《莺啼序》【清·吴藻】明湖镜奁乍展,恰高翻翠涨。散微雨、迟日烘晴,画鹢如坐天上。断桥外、寻诗载酒。梅花落尽春无恙。甚逋翁秋菊,寒泉水仙祠傍。一带长堤,细柳自碧,映娇波浅漾。漫凭吊、苏小坟头,玉人何处门巷。夕阳中、飞来燕子,旧巢识、红泥亭敞。绿裙腰,芳草年年,酒旗歌舫。双峰对影,半塔擎空,插云似露掌。想像到、晓梳螺髻,钿朵香疏,黛叶青描,阿侬能仿。兰棹占岸,雕軿争路,南屏烟锁钟声起,但芳洲、仅把眠鸥让。重城悄隔,黄昏凤钥频催,淡月鹤梦孤往。三潭夜午,一色镕银,浸桂轮素浪。问几曲、阑干谁拍。步袜生凉,冷照风鬟,暗添霞想。琼楼未启,珠宫深闭,圆期三五轻辜负,待良宵、须买扁舟放。吹笙缑岭非遥,试鼓铜琴,四山送响。
https://shici.929r.com/shici/C56dliuK6.html
买鱼穿柳,将盐裹箬,聘来无价。
锦带云图,共戏绿纱帷下。鹦哥教打。
但说著、名儿先怕。初浴过、翠生桃叶,香浓冰麝。
饱卧蔷薇花榭。渐双睛、圆到夕阳红亚。
小样痴肥,响踏楼头鸳瓦。衔蝉记画。
笑我独、霜毫嫞把。新吟罢。似补海棠诗话。
晚秋时节。正沥背新霜,宵寒薄劣。
一片西风似雨,萧萧落叶。
孤怀惨淡难安顿,掩重门、寸肠千结。
草根差赖,鸣蛩解事,替人呜咽。对穗帐、残灯半灭。
叹邈矣音容,魂魄难接。碧海青天,何处可寻消息。
烟啼露泣芙蓉老,更楼头断鸿凄切。
疏钟残露,流黄机上,半窗残月。
乍闻得、一声春去。料想东园,落花无主。
越样离情,黛痕只向翠蛾聚。
绣帘空卷,云叠叠、关山暮。
便诉与常仪,只逗凄凉无数。最苦。
袅垂杨线弱,谩欲系情教住。
天涯恁远,怎但在、阑干斜处。
拌换却、满眼流光,夜窗听、沉沉风雨。
问燕子能言,曾唤春人醒否。
团扇才收,凉风俄透,粉红零剪。
霞卷冰绡,一天寒碧,只有愁相见。
惯愁双黛,也须耐得,多少雨嗟云倦。
路茫茫、东篱在何处,罗袜棱棱寻遍。
回头曾念,几番尘梦,目断还教肠断。
叶砌层阶,霜欺馀菊,去雁应相怨。
玉漏频传,晶帘时曳,烟结香篝如霰。
今宵对、依依明月,此情何限。
空山流水,悄无言、领略美人幽意。
一片聪明冰雪净,吹到芳香满纸。
倩月摹神,裁云作稿,唤得灵韵起。
风生袖里,感君珍重缄寄。
遥想雅抱孤负,清芬难闷,终作骚人佩。
眉月初三新有样,笔蘸春山浓翠。
兰韵偏清,蕙心是素,永结双头蕊。
怜卿南郡,玉台佳话同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