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闻得、一声春去。料想东园,落花无主。
越样离情,黛痕只向翠蛾聚。
绣帘空卷,云叠叠、关山暮。
便诉与常仪,只逗凄凉无数。最苦。
袅垂杨线弱,谩欲系情教住。
天涯恁远,怎但在、阑干斜处。
拌换却、满眼流光,夜窗听、沉沉风雨。
问燕子能言,曾唤春人醒否。
乍闻得、一声春去。料想东园,落花无主。
越样离情,黛痕只向翠蛾聚。
绣帘空卷,云叠叠、关山暮。
便诉与常仪,只逗凄凉无数。最苦。
袅垂杨线弱,谩欲系情教住。
天涯恁远,怎但在、阑干斜处。
拌换却、满眼流光,夜窗听、沉沉风雨。
问燕子能言,曾唤春人醒否。
这首清代词作《长亭怨慢》由苏穆所作,以春去东园、落花无主为引,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凄凉的画面。词中通过“乍闻春去”、“落花无主”表达了对春天消逝的无奈和哀伤,接着写主人公的情感纠葛,黛痕聚翠蛾,绣帘空卷,透露出深深的离愁别绪。
“越样离情”四字,道尽了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接下来,“天涯恁远”进一步渲染了空间上的遥远,使得主人公无法留住对方,只能在阑干旁独自忍受思念之苦。词中还借“满眼流光”、“沉沉风雨”来象征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不安,以及对远方人的深深挂念。
最后,词人以问燕子是否能唤醒春天,暗示自己无法唤醒心上人的疑惑,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词人细腻入微的内心世界和深沉的离别之情。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哀婉之情的词,展现了词人在春去人远后的孤独与思念。
几番微雨微寒,禁烟节近新晴矣。
游丝趁暖,残红铺径,树头青子。
镜匣凝尘,绣帘垂画,有人独自。
更莺慵燕懒,春光几许,愁中过,三之二。
锦字鱼书难寄。负西园、东风桃李。
高台芳榭,清游正畅,忍摇征辔。
楼外斜阳,堤边芳草,一江春水。
念天涯此际,深情远恨,万重千里。
花朝过了,看帘幕深深,乍喧还冷。
雕梁似昨,寂寂绣窗人静。且向花间问讯。
怎花亦、无言似恨。飘然渡过前轩,忙煞秋千月影。
斜趁。东风去迅。正结伴归来,夕阳红尽。
似曾相识,暗把乌衣重认。认是江山粉本。
又无奈、黄昏时近。愁损曲曲柔肠,化作相思寸寸。
渡江桃叶歌声歇,伤心竟成春恨。
打桨亲迎,横琴侧坐,想煞那回清均。护花最稳。
有障掩青绫,墙围青粉。
刻翠裁红,肩随妆阁索诗印。香衾拚负晓梦。
但兰羞早洁,纤手同进。
璧月难圆,彩云易散,艳福从来非分。东风太紧。
怅芳草天涯,柳绵吹尽。听雨黄昏,画帘三两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