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戟森森在,浓云浩浩奔。
鬓星随日上,花雾□江浑。
近野纡樵道,荒城惨燹痕。
如闻新鬼哭,寒食尚游魂。
战戟森森在,浓云浩浩奔。
鬓星随日上,花雾□江浑。
近野纡樵道,荒城惨燹痕。
如闻新鬼哭,寒食尚游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影响。
首联“战戟森森在,浓云浩浩奔”,开篇即以“战戟”和“浓云”为意象,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战戟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遗留,浓云则暗示了战争带来的阴霾与混乱,两者结合,仿佛预示着战争的余威仍在弥漫。
颔联“鬓星随日上,花雾□江浑”,转而描写自然界的反应。随着太阳升起,鬓边的星星逐渐隐去,象征着战争的阴影逐渐淡去,但花雾缭绕的江面却显得浑浊不清,这既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难以平复。
颈联“近野纡樵道,荒城惨燹痕”,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后荒凉的景象。近处的田野上,樵夫的路径弯曲蜿蜒,荒废的城市中,战争留下的痕迹令人触目惊心。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形象地展示了战争对生活的影响,以及战争过后社会的破败与凋零。
尾联“如闻新鬼哭,寒食尚游魂”,以拟声词“哭”和“游魂”描绘了战争后的哀伤氛围。即使是在寒食节这样一个祭奠先人的日子,还能听到新亡者的哭泣声,说明战争的悲痛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而是以另一种形式留存于世,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战争对自然、社会和人心的深刻影响,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与哀悼之情。
累累坏墙如破甑,百生不生荆棘盛。
华台舞馆遗故基,欲问何人人不知。
昨日开池得金钏,犹想当时美人面。
飞萤走燐画灯红,残莺晓燕清歌啭。
地老天荒世运移,百年几家如奕棋。
南山有树兼有石,旧宅平来见新宅。
两河楼橹枕孤城,四野貔貅列万营。
饮马直疑天汉落,挥戈可使塞云平。
三春日里旌旗影,五夜风前鼓角声。
北去塞尘无朔漠,南来王气有神京。
玉门都护传书至,羽扇将军草檄成。
社稷山河开帝业,鸟蛇龙虎识天兵。
令严步武威容盛,夕报烽烟气候明。
伫看长驱清瀚海,始知台阁著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