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委之山三百里,碧峰无数落青天。
藏书轩帝知何在,望海秦君竟不仙。
老鹤自淘沙底箭,神龙长护井中钱。
旧游咫尺丹青里,欲棹春波载酒船。
宛委之山三百里,碧峰无数落青天。
藏书轩帝知何在,望海秦君竟不仙。
老鹤自淘沙底箭,神龙长护井中钱。
旧游咫尺丹青里,欲棹春波载酒船。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的作品,题目为《题邵允直所藏会稽山水图》。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同时也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宛委之山三百里,碧峰无数落青天。” 这两句通过对宛委山的描述,展现出一派壮丽的自然景观。宛委之山绵延三百里,碧绿的山峰如同点缀在广阔的苍穹之间,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又宁静的氛围。
“藏书轩帝知何在,望海秦君竟不仙。” 这两句诗中涉及了历史典故。轩辕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王,而秦始皇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这里诗人通过提及这两个人物,可能是在表达对知识和权力的追求与敬仰,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不朽生命的向往。
“老鹤自淘沙底箭,神龙长护井中钱。” 这两句则是借用了老鹤淘金、神龙守财的传说,象征着对真理和财富的寻求与保护。老鹤能够从沙石之中淘出宝贵的箭矢,显示了它的智慧和耐心;而神龙则是传说中的水族精灵,它守护井中的钱财,寓意着对于珍贵事物的深切呵护。
“旧游咫尺丹青里,欲棹春波载酒船。” 最后两句诗,则回忆起往昔在会稽山水间的游历。咫尺丹青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风景或物象,而诗人则表达了重游旧地、乘坐酒船于春日波光中漂泊的愿望,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放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借古代传说和神话象征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追求,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怀和高远理想。
蜜冷蜂枯,藤缠虬老,满园暖翠栖烟。
玉鸣兰佩,摇落夕阳边。
刻画金围成带,腰瘦损、复倩谁怜。
閒庭院、诗情画意,难得是荒寒。
祇林金布地,麻姑长爪,擎起诸天。
又金刚神杵,龙制安禅。
偶集江鸿海燕,来同听、云鹤山猿。
还又见、题诗扫石,咳唾落珠圆。
天纵清游,凭到处、探幽选胜。
飘一叶、江南江北,不无题咏。
曾记宵眠江上阁,梦中溪绿山逾净。
这几年、思访梦中山,都无证。家中计,早悬磬。
今日事,真堕甑。如何废览眺,夏来多病。
请看凉秋时节到,携筇试上青萝径。
路旁人、争道老先生,还高兴。
小楼三尺,那能消、一夜疏星明月。
为待可人新洗盏,呼取脍鱼炰鳖。
何处箫声,抑扬高下,浏亮中还咽。
幽情无限,何人对与閒说。
不信万里长江,周郎过后,寂寂无人杰。
赤壁山前孤棹去,千载波摧苔啮。
凭吊秋风,石矶寒木,无任肝肠热。
除非仙子,忘情人世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