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丧孤生质,犹存半死身。
桐焦空有尾,松老欲无鳞。
沟壑难忘日,渊冰易坠人。
先茔欣得祔,免作道旁尘。
未丧孤生质,犹存半死身。
桐焦空有尾,松老欲无鳞。
沟壑难忘日,渊冰易坠人。
先茔欣得祔,免作道旁尘。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于两大人冢旁作予生圹书示儿辈(其七)》。诗中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后人的教诲。
首联“未丧孤生质,犹存半死身”,诗人以“未丧孤生质”表达自己虽已年迈,但内心仍保持着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犹存半死身”则暗示了身体的衰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现实。
颔联“桐焦空有尾,松老欲无鳞”,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桐焦”和“松老”,前者虽有枝干,却已枯焦,后者虽曾茂盛,岁月流逝后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更暗喻了人生的衰老与不可避免的终结。
颈联“沟壑难忘日,渊冰易坠人”,“沟壑难忘日”意味着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诗人也无法忘记曾经经历的艰难困苦和生活的不易。“渊冰易坠人”则形象地描绘了人生如深渊之冰,一不小心就会坠入困境,强调了人生的脆弱和世事的无常。
尾联“先茔欣得祔,免作道旁尘”,表达了诗人对于死后能够安葬在祖坟旁的愿望,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够得到安息,而不是成为路边的尘埃,失去归宿。这既是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也是对后人的一种寄托,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先人的遗志,让家族得以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衰老、死亡以及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后人的期许,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传君好画欲成癖,长缣巨轴堆满家。
江南钟沈动连幅,更有吴兴唐子华。
子华笔力独苍古,参天老木纷如麻。
云中蛟龙怒且攫,海底珊瑚欹复斜。
大者时闻撼风雨,小者恍若迷烟霞。
柔柯蔽空积苍翠,老干碍日争槎牙。
根蟠怪石起突兀,溪流斗谷随低洼。
初疑三军罢远猎,旌旄十里犹毵㲚。
又疑八月渡河汉,彷佛博望初回槎。
吴兴公子墨妙者,往往落笔人惊誇。
松雪斋中脱见此,亦且退避相咨嗟。
萧条异代感陈迹,至宝郑重谁能加。
还君此卷挂君壁,一扫凡品真涂鸦。
金乌刷羽扶桑晓,蜃阁龙楼海天杳。
眼中指点望蓬莱,波心一点青山小。
蓬莱寿翁须发苍,霞裾独速摇璚珰。
手持云笈控朱鹤,来访李耳长生堂。
为言仙李蟠根久,丹实轮囷大于斗。
上有高巢双凤凰,相对如宾复如友。
老雄文采光陆离,朝阳哕哕呼其雌。
并饮瑶池饱玉液,联步瑶阶餐玉芝。
莫道春流绿如剪,已见蓬莱水清浅。
莫道蟠桃几度花,不把繁华挂双眼。
閒来共憩丹山梧,梦游圆峤仍方壶。
逍遥忘却老将至,慰意更有二灵雏。
大雏已负冲霄志,览德将为太平瑞。
小雏羽翼亦已成,相逐相随阅清世。
寿翁语罢呼曲生,冰弦醉弄南薰声。
夜凉如洗不知暑,宝婺正映弧南明。
忽传翁姥佳期共,泥椷拟致长生颂。
仙軿望尽鹤飞遥,聊向尊前咏双凤。
《双凤行寿李裕之秀才父母》【明·倪岳】金乌刷羽扶桑晓,蜃阁龙楼海天杳。眼中指点望蓬莱,波心一点青山小。蓬莱寿翁须发苍,霞裾独速摇璚珰。手持云笈控朱鹤,来访李耳长生堂。为言仙李蟠根久,丹实轮囷大于斗。上有高巢双凤凰,相对如宾复如友。老雄文采光陆离,朝阳哕哕呼其雌。并饮瑶池饱玉液,联步瑶阶餐玉芝。莫道春流绿如剪,已见蓬莱水清浅。莫道蟠桃几度花,不把繁华挂双眼。閒来共憩丹山梧,梦游圆峤仍方壶。逍遥忘却老将至,慰意更有二灵雏。大雏已负冲霄志,览德将为太平瑞。小雏羽翼亦已成,相逐相随阅清世。寿翁语罢呼曲生,冰弦醉弄南薰声。夜凉如洗不知暑,宝婺正映弧南明。忽传翁姥佳期共,泥椷拟致长生颂。仙軿望尽鹤飞遥,聊向尊前咏双凤。
https://shici.929r.com/shici/x1N8284I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