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带城云,仙凡此地分。
野花为佛供,庭柏当炉熏。
雨坏檐前铎,蜗添石上文。
凭虚应领妙,亦足破声闻。
层级带城云,仙凡此地分。
野花为佛供,庭柏当炉熏。
雨坏檐前铎,蜗添石上文。
凭虚应领妙,亦足破声闻。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登独乐寺观音阁得闻字》描绘了登阁所见的景象和感悟。首句“层级带城云”,形象地展现了观音阁高耸入云,仿佛与城墙相连,暗示着超然的氛围。次句“仙凡此地分”,点出此处是人间与仙境的交汇点。
“野花为佛供”写出了自然的虔诚,野花虽微,却以供奉的姿态表达对佛法的敬仰。“庭柏当炉熏”则以庭中柏树比喻香烟缭绕,烘托出寺庙的庄严肃穆。接下来,“雨坏檐前铎”描绘了雨滴打在檐下的铃铛上,声音清脆,增添了禅意。“蜗添石上文”则借蜗牛在石头上爬行留下的痕迹,寓意岁月流转,时光如梭。
最后两句“凭虚应领妙,亦足破声闻”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后的领悟:尽管身处尘世,但通过静心聆听,也能感受到超越世俗的智慧与宁静,足以打破日常的喧嚣,达到内心的清净。整首诗寓景于理,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禅意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濠梁之乐谁能写,袁蚁死后无画者。
上人安知身非鱼,援毫貌出态更殊。
剡藤素拂秋云冷,眼前惊见沧江永。
翠尾轻披水上萍,玉鳞倒漾空中影。
前行十二相回环,吹涝喣沫渊沄间。
最后群趋俨成列,皎若寒霄舞流雪。
却思昨夜风雨来,赤鲤已去随奔雷。
鲰鲜不作霄汉梦,潜心泳暖何悠哉。
赠言还画重太息,芒鞋竹杖今何适。
慎勿作海水汹涌龙峥嵘,空令素壁凝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