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楼橹枕孤城,四野貔貅列万营。
饮马直疑天汉落,挥戈可使塞云平。
三春日里旌旗影,五夜风前鼓角声。
北去塞尘无朔漠,南来王气有神京。
玉门都护传书至,羽扇将军草檄成。
社稷山河开帝业,鸟蛇龙虎识天兵。
令严步武威容盛,夕报烽烟气候明。
伫看长驱清瀚海,始知台阁著勋名。
两河楼橹枕孤城,四野貔貅列万营。
饮马直疑天汉落,挥戈可使塞云平。
三春日里旌旗影,五夜风前鼓角声。
北去塞尘无朔漠,南来王气有神京。
玉门都护传书至,羽扇将军草檄成。
社稷山河开帝业,鸟蛇龙虎识天兵。
令严步武威容盛,夕报烽烟气候明。
伫看长驱清瀚海,始知台阁著勋名。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通州行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景象和军事图景。首联“两河楼橹枕孤城,四野貔貅列万营”展现了通州城周边的军事部署,楼橹坚固,军队如猛兽般排列整齐。颔联“饮马直疑天汉落,挥戈可使塞云平”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军士们的气势如同银河倒挂,一挥手就能扫平边塞乌云,显示了军队的强大和决心。
颈联“三春日里旌旗影,五夜风前鼓角声”通过描绘春天阳光下旗帜飘扬和夜晚风中鼓角鸣响,渲染出紧张而活跃的战备气氛。接下来,“北去塞尘无朔漠,南来王气有神京”暗示了国家的稳定和首都的神圣气象。
尾联“玉门都护传书至,羽扇将军草檄成”点明了军情传递和文书草拟的高效,显示出将领的智谋和决策力。“社稷山河开帝业,鸟蛇龙虎识天兵”进一步强调了军队是保卫国家和开创帝业的重要力量。最后,“令严步武威容盛,夕报烽烟气候明”赞美了军纪严明和战争准备的充分,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胜利。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通州行营的雄壮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将领才能的赞美,展现了明朝边防的威严与决心。
怅庙竿红,垣衣碧,门外银涛雪屋。
群妃蓬岛宴,御天风来往,钗铃戛触。
寂寂小姑,愔愔圣女,苦鸟啼归修竹。
古苔坏墙满,任脱缰石马,画廊眠熟。
叹螺髻煤残,蝶裙灰烬,夜长人独。灵旗归太速。
神弦歇、醉觋扶华毂。
可惜是、乱水彭城,旧家小沛,望乡徒极登临目。
入不言兮出,学唱个、秋坟鬼曲。怨青冢、留江国。
斑斑恨血,土花坟起红菽。水腥打灭翠烛。
万斛凉云泻。买蜻蛉、烟潭容裔,晴秋潇洒。
黄叶村中行不远,隐隐前山精舍。
人已被、暗香萦惹。
才见岩梅齐著粉,染西风、丛桂旋开也。
流光驶,似奔马。舍舟缓服寻兰若。
正霜檐、累累金粟,参差低亚。
竹色泉光幽映极,携得一樽堪把。
问此乐、何如仆射。
忽见高茔延野烧,似赤龙、蹙踏山都赭。
矫首看,莽惊诧。
绛云烬后。有隐湖小阁,突兀晴昼。
锦褙团窠,笺剔泥金,珊瑚石尉休斗。
墨花蚀处香偏冽,论官焙、何须豆蔻。
记开雕、北宋南唐,汉碣秦碑同寿。
寒具慎教轻触,牙签除付与,荑玉纤手。
滟滟油窗,的的春檠,静对瓶花句读。
缥囊便是刘伶锸,纵万户、千钟何有。
任誇他、帝子临春,此阁更饶妍秀。
绿杨庭院悄。正交网筛春,绮窗弄晓。红蕤枕斜抱。
蓦枝头睍睆,信风吹到。如簧慢奏。
递耳畔、那人知道。
把旧愁、向五更头,说个绵蛮不了。袅袅。
咽时逾响,溜处偏圆,百般轻巧。
讵知衰鬓,贪散诞,学庄老。
入春来,猛被花枝招恨,又被禽声唤恼。
待来朝、索性连他,和花都拗。
雪后同云尽。遥村外、早霞一缕红晕。
紫扉才启,晨曦初赫,冻消霜轸。
结茆恰傍阳坡,喜黄土、泥墙簇紧。
有三两、溪友山翁,窄篱矮屋邻近。
閒邀趁燠迎暄,藜羹年糁,浊酒新酝。
沙融涧暖,情亲话软,无愁无闷。
路旁多少行客,笑马首、冰花胶鬓。
总不如、负旭南荣,风光较稳。
御沟流水依然冻,东风已窥窗眼。
韭摘新烟,饼堆弱絮,纵有咬春谁荐。沈思故苑。
正万点横斜,半篙清浅。
玉臂今宵,料他双胜也慵剪。
长安多少羁客,除非高渤海,此恨差免。
唤马帘间,闹蛾桥上,夜景有人拘管。俊游灞浐。
趁微雪金门,早莺珠馆。待去朝天,翠衾新剩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