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同云尽。遥村外、早霞一缕红晕。
紫扉才启,晨曦初赫,冻消霜轸。
结茆恰傍阳坡,喜黄土、泥墙簇紧。
有三两、溪友山翁,窄篱矮屋邻近。
閒邀趁燠迎暄,藜羹年糁,浊酒新酝。
沙融涧暖,情亲话软,无愁无闷。
路旁多少行客,笑马首、冰花胶鬓。
总不如、负旭南荣,风光较稳。
雪后同云尽。遥村外、早霞一缕红晕。
紫扉才启,晨曦初赫,冻消霜轸。
结茆恰傍阳坡,喜黄土、泥墙簇紧。
有三两、溪友山翁,窄篱矮屋邻近。
閒邀趁燠迎暄,藜羹年糁,浊酒新酝。
沙融涧暖,情亲话软,无愁无闷。
路旁多少行客,笑马首、冰花胶鬓。
总不如、负旭南荣,风光较稳。
这首《宴清都·曝日》描绘了一幅雪后春日的温馨画面。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景象。开篇“雪后同云尽,遥村外、早霞一缕红晕”,描绘了雪后的天空,云散霞出,一抹红晕点缀在远处的村庄上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
接着,“紫扉才启,晨曦初赫,冻消霜轸”几句,通过“紫扉”、“晨曦”、“冻消霜轸”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暗示着严冬的结束和新生的开始。词人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将紫与红、晨曦的金黄与霜的冷白相结合,既突出了季节更替的鲜明对比,又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结茆恰傍阳坡,喜黄土、泥墙簇紧”两句,描绘了简朴而温馨的生活场景,茅屋依山傍水,黄土泥墙紧密相连,透露出一种朴实无华的生活气息。接下来,“有三两、溪友山翁,窄篱矮屋邻近”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引入了人物元素,溪边的老友、山中的老人,窄篱矮屋间的情谊,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和人情味。
“閒邀趁燠迎暄,藜羹年糁,浊酒新酝”几句,描绘了人们在春日里享受自然、欢聚一堂的场景。闲暇时分,人们趁着暖阳,品尝着粗茶淡饭,共享新酿的美酒,体现了生活的简单快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沙融涧暖,情亲话软,无愁无闷”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沙融涧暖象征着人心的温暖,情亲话软则表达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心灵的交流,无愁无闷则传达出一种无忧无虑、心满意足的生活态度。
最后,“路旁多少行客,笑马首、冰花胶鬓。总不如、负旭南荣,风光较稳”几句,以行客的视角,赞美了南向阳光下的稳定与温暖,与前文形成呼应,强调了春日阳光的重要性,以及它给人带来的希望和安定感。
整体而言,《宴清都·曝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活的温馨,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我欲从之,置酒西园,较射南冈。
只撚须摇膝,人称慧业,蓬头散发,自许清狂。
跂脚北窗,行吟东郭,男子何须志四方。
逍遥处,问眼前悲喜,何必张皇。怕教鬓发苍浪。
且随分新词赋几章。
便支硎山内,谈庄放鹤,金华道上,叱石成羊。
灵运生天,淮南好道,天地梨园一戏场。
他年志,待布黄金地,求白云乡。
碧琐空屏,云母凉,鱼镮烟绕深院。
红叶乍惊秋,人归杳,朱栏花信香浅。
便教卜尽五铢,剩青蚨未转。
窗前看、疑是沈郎遗来,丹纹翠掩。犹记雕栊倦。
绛蜡下、纤手掷红幺,金绯绚赌胜处,将花选、玉人那爱鸾钿。
只教綵贯同心,佩宜男珠串。
金风冷、留买一线斜阳,怎看秋贱。
帘飏微飔卷。正新秋、一泓秋水,一宵派遣。
客舍高城砧杵急,清泪征衫休泫。
随旅燕、栖巢如茧。
老子逢场游戏久,兴婆娑、肯较南楼浅。
眉总斗,遇欢展。西山半角藏还显。
记春星、扪萝孤照,来青残扁。
早雁渐回沙柳路,催起臂鹰牵犬。
虾菜梦、年年难免。
且饮醇醪公瑾坐,问风流、军阵今谁典。
花月外、舌须剪。
红玉笼云,胭脂侵雪,两行撷艳惊奇。
乳莺声里,香雨一庭滋。
绣带留仙小立,绛霞畔、飘送琼玑。
销魂处、如嗔欲笑,狂眼任纷披。
珠钿芳草路,凭空十载,抛撇幽姿。
那堪过天宝,再趁花期。
落日华清似梦,弦索冷、妃子容衰。
无情甚、东风卖眼,看杀烂柯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