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柳黄深绿已垂。庭花红遍白还飞。
几回画蜡银台梦,双字香罗金缕衣。
山浅澹,水茫弥。顿无消息许多时。
杏梁知有新来燕,下却重帘不放归。
岸柳黄深绿已垂。庭花红遍白还飞。
几回画蜡银台梦,双字香罗金缕衣。
山浅澹,水茫弥。顿无消息许多时。
杏梁知有新来燕,下却重帘不放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岸柳黄深绿已垂。庭花红遍白还飞。" 这两句展示了初夏时节的美丽景色,柳树变成了金黄色,低垂下来,而庭院中的花朵则是红白相间,随风飘散。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几回画蜡银台梦,双字香罗金缕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画蜡”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习俗,即在特定的日子用蜡烛点燃作为节令的标志。而“银台梦”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双字香罗金缕衣" 则描绘了当时的华丽服饰和生活,这里的“双字”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别的文身艺术或者是诗人情感上的寄托。
"山浅澹,水茫弥。顿无消息许多时。" 这两句转而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山川和河流都变得浅淡而模糊,没有任何关于亲人的消息,这种隔绝带来了深深的寂寞。
最后两句 "杏梁知有新来燕,下却重帘不放归。" 则是对现实中的无奈表达。诗人知道房梁上有燕子归来,但他却拉下了厚重的窗帘,不让外界的消息进入,这可能是出于对外部世界的逃避,也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然与孤独的情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露。
苏公沧洲趣,日夕怀山阴。
公堂植珍木,寄梦天姥岑。
亭亭碧玉干,气象俯乔林。
雷霆已难拔,霜雪何敢侵。
苍皮卷鳞甲,细叶抽锋针。
稍出珊瑚枝,中含笙磬音。
鸾凤待栖息,讵肯容凡禽。
西风荡积雨,畏日方流金。
潭潭宗伯府,窈窕岩谷深。
北窗卧羲皇,笑语合朋簪。
苍生望安石,出处本无心。
万象入毫端,四溟纳胸襟。
文房俎豆列,武库矛戟森。
甘棠爱召伯,勿使蝼蚁寻。
世俗多贵远,岂知古犹今。
他年老东山,应记梁父吟。
闻鸡一唱罢,占斗三星没。
天高月徘徊,野旷山突兀。
暗蛩泣草露,怨乱语还咽。
凉萤不复举,点缀稻花末。
惟馀络纬豪,悲壮殷林樾。
小虫亦何情,孤客心断绝。
魂惊板桥穿,足侧石子滑。
行路如许难,谁能不华发。
高城谩回首,叠嶂屹天阙。
遥知秋衾梦,千里一飘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