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三五闺心切。行拾落花比容色。
却愁红粉泪痕生,长思忆。何可得。
惟有风光与踪迹。夜半酒醒凭槛立。
暗想仪形执刀尺。谁怜梦好转相思,魂欲绝。
涕如雪。凉月清辉满床席。
二八三五闺心切。行拾落花比容色。
却愁红粉泪痕生,长思忆。何可得。
惟有风光与踪迹。夜半酒醒凭槛立。
暗想仪形执刀尺。谁怜梦好转相思,魂欲绝。
涕如雪。凉月清辉满床席。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天仙子·其一》闺情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内心世界。"二八三五闺心切",通过数字暗示女子正值青春年华,对爱情充满渴望。她捡起落花,将花瓣的色泽与自己的容颜相比,流露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己容貌的忧虑。
"却愁红粉泪痕生,长思忆。何可得",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矛盾和哀愁,担心美丽的容颜会留下泪痕,同时深陷于无尽的思念之中,渴望与所爱之人重逢,却又无法实现。
"唯有风光与踪迹",女子只能寄托于美好的景色和对方留下的痕迹,聊以慰藉寂寞的心灵。接下来,"夜半酒醒凭槛立",写她在深夜醒来,倚着栏杆遥望远方,回味与思念交织。
"暗想仪形执刀尺",女子想象着心上人忙碌的身影,可能在裁剪衣物,这细节透露出她对他的关心和期待。然而,"谁怜梦好转相思,魂欲绝。涕如雪",她的梦境中充满了相思之苦,甚至泪水如雪般滑落,情感悲痛至极。
最后,"凉月清辉满床席",以凄冷的月光渲染了孤独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女子的孤寂和思念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闺中女子的视角,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变化和深深的相思之苦。
未上十八滩,无雷长震荡。
入滩挟暮雨,不闻雷在上。
喧豗壁立中,万险集奔浪。
溪声与篙力,莫敌孤蓬壮。
上滩如上山,悬流陡寻丈。
轻帆平掠波,燕尾游丝飏。
平生慕远游,此行多感怆。
悠悠东南流,英雄日凋丧。
文沙沉雁字,奇峰捲龙状。
回首鱼梁城,山鬼窥乘障。
滩寒短蓑冷,添衣禦秋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