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姜尧招登香炉峰绝顶同姜十七廷梧商二徵说》
《姜尧招登香炉峰绝顶同姜十七廷梧商二徵说》全文
清 / 毛奇龄   形式: 古风

秋山崒嵂海日红,浮晖倒映金芙蓉。

苍崖负杖招羽客,携我直上香炉峰。

枫林黄叶下幽壑,杖底风吹草衣薄。

石屋高看洞鸟翻,横梁斜度山花落。

秋空望海海色飞,赤城万里烟霏霏。

越王台上青烽起,夏后祠前白雁稀。

玉函金简探难得,况蹈岖嵚未曾息。

北谷空标承露台,南还竟负凌风翼。

苍崖四顾意气开,吹笙跨鹤真仙才。

何年乞汝盈箱药,共俟安期海上来。

(0)
鉴赏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姜尧招登香炉峰绝顶同姜十七廷梧商二徵说》描绘了一幅秋日登山的壮丽景象。首句“秋山崒嵂海日红”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秋山峻峭,海日染红天际的壮观景色。接着,“浮晖倒映金芙蓉”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山川如金色芙蓉般绚丽。

诗人与友人姜尧负杖而行,意气风发,穿过枫林,踏着落叶,感受到风吹过薄草的轻盈。在石屋之上,他们欣赏着洞鸟翻飞,山花飘落的静美画面。登高望远,视野开阔,“秋空望海海色飞,赤城万里烟霏霏”,展现出大海的辽阔和远方的迷蒙。

诗人回忆起历史遗迹,越王台上的烽火与夏后祠前的白雁,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探索未知的渴望和追求仙道的决心,尽管路途崎岖,但仍坚持不懈。最后,诗人期待能与朋友共享仙药,等待安期的到来,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融入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攀登、寻求超然心境的情感,展现了清初文人墨客的豪情逸致。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朝代:清   字:大可   号:秋晴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生辰:1623—1716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寄题庐陵董氏桂林书斋

山东桑柘多,江南松桂茂。

种桑事春蚕,栽桂事华构。

尝闻云盖下,聚书为大富。

往往见子孙,缘天掇星宿。

掇星星若珠,光彩出屋漏。

秋收万种田,作酒日为寿。

亦有千里归,锦衣行白昼。

(0)

送王司徒定海监酒税

悠悠信风帆,杳杳向沧岛。

商通远国多,酿过东夷少。

怀乡寄书迟,见日知晨早。

应闻有海花,何必树萱草。

(0)

非意篇呈表臣

人言厨传繁,乃是郡久例。

一日苟不修,未免众吠睨。

饱尚谤所兴,饥必愠不细。

损之礼渐隳,存之礼未替。

心莫忽贱微,意莫徇贵势。

我将取是然,敢以为君计。

(0)

表臣都官至十三里店

风雨催车骑,骎骎来自南。

道旁有茅屋,宁容使君骖。

不谓忽下马,湿衣逢我谈。

田家已刈楚,田妇正好蚕。

既将国漕急,复与民事谙。

他年此茅屋,便比棠树甘。

(0)

泊姑熟江口邀刁景纯相见

尾生信女子,抱柱死不疑。

吾与丞相约,安得不顾期。

徘徊大江侧,念此亲相知。

欲留时已晚,欲去情难持。

引领望轩车,岂能慰我思。

愿闻下士礼,无曰屈非宜。

(0)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其一雪窦山

重云不藏春,深窦常有雪。

晓月号松猿,晴壁挂海霓。

终恍无心人,区区佩环玦。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