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
《雪》全文
唐 / 李咸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上帝无私意甚微,欲教霖雨更光辉。

也知出处花相似,可到贫家影便稀。

云汉风多银浪溅,昆山火后玉灰飞。

高楼四望吟魂敛,却忆明皇月殿归。

(0)
注释
上帝:指上天或主宰一切的力量。
无私:没有私心,公正无私。
霖雨:连绵不断的雨。
光辉:明亮的光芒。
出处:来源,比喻雨的形成。
花相似:像花朵一样美丽。
贫家:贫穷的人家。
影便稀:雨的覆盖范围减少。
云汉:银河,代指天空。
银浪:形容云层中的白色水汽。
昆山:古代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指高山。
玉灰:比喻玉石烧成的灰烬。
高楼:高耸的建筑物。
吟魂:诗人的思绪。
明皇:唐朝皇帝唐玄宗。
月殿:有月亮的宫殿,象征皇家气象。
翻译
上帝的心思深藏不露,他希望雨水更加明亮照人。
他也明白雨来自花朵,但到了贫穷人家,雨的身影就显得稀疏了。
云层中的风吹起如银色波浪,山间的火灾后,玉石般的灰烬飞扬。
在高楼上远望,诗人的思绪凝聚,回忆起明皇时代的月殿情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雪后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与历史的思考和感慨。

"上帝无私意甚微,欲教霖雨更光辉。" 这两句开篇点明天气变化无常,但即便如此,也有其神秘而不可捉摸的一面。在这里,上帝象征着自然的力量,而“无私意”则暗示了自然界超越人间善恶的是非。

"也知出处花相似, 可到贫家影便稀。" 接下来的两句诗,通过对比春日中花朵的盛开与雪后的萧条,表达了一种生机与凋零并存的哲理。这里“花相似”暗示了自然界中的平等,而“贫家影便稀”则是对现实不平之处的隐喻。

"云汉风多银浪溅,昆山火后玉灰飞。"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雪后的壮丽画面,“云汉风多银浪溅”形象地将风中的雪花比作银色的波涛,而“昆山火后玉灰飞”则是对远古神话中昆仑之巅仙境的描绘,通过“火后玉灰”的意象,表达了时间流逝与物质磨损的主题。

"高楼四望吟魂敛,却忆明皇月殿归。" 最后的两句诗,则转向内心世界,“高楼四望”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感受,而“吟魂敛”则是对灵魂深处情感的收摄。“却忆明皇月殿归”这句话,通过对唐明皇时期盛世美好的回忆,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荣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不如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雪后的自然景观,也蕴含着诗人对生命、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咸用

李咸用
朝代:唐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猜你喜欢

别墅

素心耽旷寂,沉迹向林坰。

岩壑天开胜,龟龙地伏灵。

著书云外阁,观稼雨中亭。

烟路谁驰勒,山猿莫浪惊。

(0)

董草咏

晃日金英动,牵风翠带浮。

何能常对此,忘却杞人忧。

(0)

次韵答济公·其二

病须药饵亲丹灶,老厌书帷彻绛纱。

幸有文殊来见问,更无天女散天花。

(0)

避暑图

一丘一壑古遗民,十里清风不属人。

閒对青山挥白羽,世间何物是红尘。

(0)

送徐志尹赴安乡县尹

自为从史直銮坡,几见乡山烂斧柯。

能事正宜参笔削,借才聊复试弦歌。

屈原故国兰都长,陶令公田秫最多。

应笑衰翁苦留滞,汗青无日欲如何。

(0)

留别一公琳公

浪走红尘鬓已丝,此身端合老岩扉。

兴来复举山阴棹,别去仍留海上衣。

夜听泉声如雨落,晴看天末有云归。

浮萍飞絮何时定,空使诗人赋式微。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