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其六》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其六》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六年三潦困馀黎,谁识他年旧浙西。

靡有孑遗何可忽,不知归去果安之。

属方理屋又闻漏,垂欲出门仍畏泥。

家在穷山乱云外,自惭无策救儿饥。

(0)
注释
潦:洪水。
浙西:指旧时的某个地区。
孑遗:残留、幸存者。
归去:回家。
漏:漏水。
畏泥:害怕踩到泥泞。
穷山:偏远山区。
儿饥:孩子的饥饿。
翻译
六年来的三次洪水困扰着剩下的百姓,谁还记得当年的旧浙西。
几乎没有什么幸存下来,怎能忽视这样的困境,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未来又在哪里安身。
正要修理房屋又听到漏水声,刚想出门又怕踩到泥泞。
家坐落在遥远的穷山之中,乱云缭绕之外,我深感无力解决孩子的饥饿问题,内心自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受困顿的读书人在疾病初愈后的夏日所处的艰难环境。"六年三潦困馀黎,谁识他年旧浙西"表达了诗人长期遭遇不幸与困境,连自己昔日的故土——浙江一带也已变得陌生,不再有人能认识当年的自己。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对整个社会动荡、时局变迁的一种无奈。

"靡有孑遗何可忽,不知归去果安之"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身边亲人的牵挂和担忧,以及面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靡"字表达了极度的贫困和孤立,而"孑遗"指的是剩余下来的、可能是家中的老弱妇幼,诗人对他们的安危无从得知,也不知如何才能平安归来。

接下来的两句"属方理屋又闻漏,垂欲出门仍畏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困境。"属方"可能是指修葺房屋,但连这点小小的安稳都难以达成,屋漏继续,外出又恐怕泥泞不堪,显示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最后两句"家在穷山乱云外,自惭无策救儿饥"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家庭所处之地——深藏于贫困与荒凉之中,而他面对孩子的饥饿却束手无策,只能感到自责。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哀,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困境下的缩影。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无助与自责,是对宋末元初动荡时期社会状况的一种生动写照。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史记三十六首·其十七荆轲

欲劫强秦事已难,可怜骈死为燕丹。

美人玉腕将军首,恨满西风易水寒。

(0)

罗浮八首·其六大石楼

紫翠中天耸石楼,铁桥流水几经秋。

三株树近天鸡报,九叠光生海日浮。

缟鹤振衣横碧落,金芝敷甲满丹丘。

仙坛□景依然在,风御何因历九州。

(0)

咏怀古迹十首·其四芳华苑

旧苑荒台古刹边,桃花临水尚依然。

只今野鸟啼春急,半似当时闹管弦。

(0)

高凉杂诗十首·其八过莲池

日暖平原烟草低,閒花开满短亭西。

芳菲总属东风管,一路繁香送马蹄。

(0)

饶阳杂诗十首·其六高坡道中

至后寒山纷落木,夕阳茅屋几炊烟。

天涯容易愁孤客,莫更西风送断猿。

(0)

梅花三首·其一

山边水边人独行,冷蕊疏枝仄岸横。

清役吟魂寒次骨,一天霜霰月微明。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