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三日自清平至杨老堡午酌观音堂东翠渠》
《正月十三日自清平至杨老堡午酌观音堂东翠渠》全文
明 / 祁顺   形式: 古风

晓发清平西,春早多阴雨。

辕门具壶觞,车马纷出祖。

杯停速分袂,意不尽宾主。

边城息烽烟,道路忘脩阻。

吟哦声呜呜,太瘦为诗苦。

山塘近清溪,驻节暂容与。

一饷即驱驰,天寒日过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诗人祁顺在正月十三日从清平出发前往杨老堡的途中,在观音堂东的翠渠处午间小酌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旅途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首句“晓发清平西”,点明了行程的起点,清晨从清平西面出发,预示着一天的旅程即将开始。接着,“春早多阴雨”描绘了早春时节的天气特点,春雨绵绵,为旅程增添了几分湿冷的气息。

“辕门具壶觞,车马纷出祖”描述了沿途的送行场景,军营门前准备了酒宴,车马纷纷前来为诗人送行,体现了对远行者的尊重和祝福。

“杯停速分袂,意不尽宾主”写出了离别时的不舍,酒杯尚未尽兴,却已到了分别之时,宾主之间的情感难以割舍。

“边城息烽烟,道路忘脩阻”表达了对和平景象的向往,边境安宁,道路畅通无阻,人们不再为战争和修路劳顿所困扰。

“吟哦声呜呜,太瘦为诗苦”则流露出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与艰辛,即使在旅途中,也难以停下思考和创作的脚步,甚至因过分专注而显得有些憔悴。

“山塘近清溪,驻节暂容与”描绘了途中的风景,靠近山塘,临近清澈的小溪,诗人暂时停留,欣赏美景,享受片刻宁静。

最后,“一饷即驱驰,天寒日过午”总结了短暂的停留后,诗人又将踏上旅程,尽管天气寒冷,但时间已经过了中午,暗示着旅程的紧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悟、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创作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某些侧面。

作者介绍
祁顺

祁顺
朝代:明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猜你喜欢

送张道士游西山至道观

雪打窗外竹,共卧窗间床。

起来忍饥冻,对坐唯炉香。

写之三尺琴,绕屋声琅琅。

相从无此好,要俶西山装。

西山接飞鸿,路入云水乡。

六月馀积雪,冬木含春芳。

群仙竞来往,御风骑凤凰。

我昔曾见之,瞳子瞭且光。

张子长鬣师,沆瀣入肺肠。

为取桥下履,仍传枕中方。

此时觅刀圭,念我双鬓苍。

(0)

软条蜡梅

南衙柔软北萦纡,霜碧霜青各立株。

但得东皇均一笑,黄梅吹蜡白吹酥。

(0)

用之相访忽忆汉孙不得一脉以死用前韵

叩门剥啄涕沾襟,忽忆僧孙病骨侵。

壁上卧龙香线断,柱间题凤墨痕深。

仓皇不瞑思君眼,辗转犹希住世心。

真意自天渠信否,赠篇聊当阁中箴。

(0)

溪晴独钓

霁景如发蒙,幽人事临眺。

山明乍开屏,水净新拭照。

百年能几醉,万事付一笑。

纶巾称芒屩,持竿坐窈窕。

勿谓吾钩直,我意不在钓。

独鹤何处来,寒云发清叫。

乃以闻天声,和此登皋啸。

我亦遗世人,与尔岂殊调。

(0)

复次韵呈诸友

梅树飘香酒满杯,时危风景亦佳哉。

横筇有客挑钱去,重担谁家送米来。

云色可怜谈次改,年华不奈鬓边催。

萧郎及我亲书尺,珍赠霜纨费剪裁。

(0)

西亭

江南形胜地,列坐肆遐观。

气象天围大,溪山眼界宽。

远风来绿野,返照上朱栏。

更待秋澄澈,重寻落帽欢。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