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景如发蒙,幽人事临眺。
山明乍开屏,水净新拭照。
百年能几醉,万事付一笑。
纶巾称芒屩,持竿坐窈窕。
勿谓吾钩直,我意不在钓。
独鹤何处来,寒云发清叫。
乃以闻天声,和此登皋啸。
我亦遗世人,与尔岂殊调。
霁景如发蒙,幽人事临眺。
山明乍开屏,水净新拭照。
百年能几醉,万事付一笑。
纶巾称芒屩,持竿坐窈窕。
勿谓吾钩直,我意不在钓。
独鹤何处来,寒云发清叫。
乃以闻天声,和此登皋啸。
我亦遗世人,与尔岂殊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山谷景象,诗人坐在那里垂钓。"霁景如发蒙"形容早晨的薄雾像头发一样轻盈地覆盖在山谷之间,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幽人事临眺"则表明诗人的心态,他远离尘世的喧嚣,只是在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景象。
山势如屏风般开阔而又封闭,水清到可以映照出新的光泽。"百年能几醉,万事付一笑"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纷扰,对待人生的豁达态度,仿佛一切都可以一笑置之。
接下来的"纶巾称芒屩,持竿坐窈窕"则具体描绘了诗人的垂钓情形,他戴着简陋的头巾,用竹竿作为鱼竿,坐在隐蔽的所在。"勿谓吾钩直,我意不在钓"表明虽然他在钓鱼,但他的心思并不在于捕捉,而是另有所求。
独鹤的出现和寒云中的清叫声,似乎与诗人的情怀产生了共鸣。他通过这种自然之声来领悟天籁之音,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登上高处发出悠长的啸声,仿佛在与宇宙对话。
最后"我亦遗世人,与尔岂殊调"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超然和淡泊,他选择了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让他得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独立。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
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心摇。
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
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萧条。
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
魂消。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
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
一顾倾吴。苎萝人不见,烟杳重湖。当时事如对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间、千古须臾。有倦客、扁舟夜泛,犹疑水鸟相呼。
秦山对楼自绿,怕越王故垒,时下樵苏。只今倚阑一笑,然则非欤。小丛解唱,倩松风、为我吹竽。更坐待、千岩月落,城头眇眇啼鸟。
城南钟鼓斗清新,端为投荒洗瘴尘。
总是镜空堂上客,谁为寂照境中人。
红英扫地风惊晓,绿叶成阴雨洗春。
记取明年作寒食,杏花曾与此翁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