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其四》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其四》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六言诗

清风初号地籁,明月自写天容。贫家何以娱客?

但知抹月批风。

(0)
注释
清风:微风。
初号:刚刚吹起。
地籁:大地的声音,指风声。
明月:明亮的月亮。
自写:自然显现。
天容:天空的景色。
贫家:贫穷的家庭。
娱客:招待客人。
但知:只知道。
抹月:用手或工具划过月亮,这里比喻欣赏月亮。
批风:批拂清风,形容感受或欣赏风。
翻译
清风刚刚吹过,自然发出地籁的声音,明亮的月亮映照出天空的容貌。
在贫穷的家中,我们拿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特有的豪放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田园图。

“清风初号地籁,明月自写天容。”两句描写夜晚的景象,清风如同号角般吹响,大地在这宁静中沉睡,而明月则像一支笔,自然而然地书写着天空的轮廓。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贫家何以娱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谦逊和自知之明。尽管家中清贫,但面对来访的宾朋,诗人仍想方设法地款待。

“但知抹月批风。”最后一句则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与自然的融合。他似乎在告诫自己,只需抚摸那轮明月,与和煦的清风为伴,便足以享受这份宁静愉悦,不必过多追求世俗的奢侈。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东归在路率尔成咏诗

学宦两无成,归心自不平。

故乡尚千里,山秋猿夜鸣。

人愁惨云色,客意惯风声。

羁恨虽多绪,俱是一伤情。

(0)

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0)

回波乐·其四十七

我身若是我,死活应自由。

死既不由我,自外更何求。

死生人本分,古来有去留。

如能晓此者,知复更何忧。

(0)

壶月轩为李守道

素壁穹窿类雪窝,窗虚帘薄受明多。

风开云母忽瓮破,尘隔水晶初镜磨。

只道洞天无昼夜,安知大地有山河。

此中皎洁长如许,四面皆墙奈尔何。

(0)

节庵

君不见徂徕松,四时不改叶。

又不见淇园竹,青青傲霜雪。

借问二子何能然,信是平生有奇节。

男儿意气干云霓,草庐抱膝龙蟠泥。

庙廊不改岩穴操,事在他时人未知。

(0)

风柳

澹澹池塘近楚宫,绿腰袅娜学盘中。

乱摇荒草飞轻白,细搭朱阑拂落红。

枝上娇莺啼恰恰,树边舞蝶意悤悤。

东君应着吹嘘力,要把春愁一埽空。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