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
《寒食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城南钟鼓斗清新,端为投荒洗瘴尘。

总是镜空堂上客,谁为寂照境中人。

红英扫地风惊晓,绿叶成阴雨洗春。

记取明年作寒食,杏花曾与此翁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nshízhīyóunánzhàotáng
sòng / shì

chéngnánzhōngdòuqīngxīnduānwèitóuhuāngzhàngchén

zǒngshìjìngkōngtángshàngshuíwèizhàojìngzhōngrén

hóngyīngsǎofēngjīngxiǎo绿chéngyīnchūn

míngniánzuòhánshíxìnghuācéngwēnglín

注释
钟鼓:古代报时或庆典的乐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投荒:指被贬到偏远荒凉之地。
寂照:寂静而深沉的照耀,可能指心灵的宁静。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前一天,禁烟火以祭祖。
翻译
城南的钟鼓声相互交织,带来清新的气息,似乎是特意洗净荒野的瘴气尘埃。
这里总是镜子般的空荡大堂,无人问津,又有谁能成为静照其中的人。
早晨的微风吹过,落下的红花如同清扫地面,春雨洗涤后绿叶繁茂成荫。
记住明年寒食节时,这盛开的杏花曾与我为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脱俗的春日景象,城南的钟鼓声声中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端为投荒洗瘴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摒弃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寂照堂内,镜子映出一个空旷宁静的空间,而诗人却以一种客观的姿态置身其中,观察着这片境地中的每一个人。

"红英扫地风惊晓,绿叶成阴雨洗春"两句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花瓣随风舞落,树叶在雨水中变得更加浓郁。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春天生机与更新的感受。

最后两句"记取明年作寒食,杏花曾与此翁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的感慨。寒食是一个传统节日,而杏花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物的点缀,也象征着岁月的轮回和人生的邂逅。

整首诗通过对南塔寺寂照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苏轼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以及他对于生命流转和自然美景深刻的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朱桥早行

田间夜打稻,茅茨耿明灯。

客行过篱外,吠犬似可憎。

放马齧露草,小憩寒塘塍。

坐念今民间,贪吏无与绳。

幸此岁稍稔,庶足供科徵。

不然岂不窘,况乃军旅兴。

往者孰柄国,未谓杞遽崩。

伪心感咎證,水旱常频仍。

兹独有年屡,天仁良可凭。

缓辔忽得句,数星陂水澄。

(0)

老而健贫而诗自志其喜八首·其四

万山读书地,近偶脱烟氛。

幸保分膰庙,常营葬骨坟。

婿佳殊逸少,儿懒过宗文。

忽忆门前月,僧敲醉亦闻。

(0)

乙巳三月十五日监察御史王东溪节宿戒方回万里饮灵隐冷泉亭赵宣慰君实赵提举子昂灵隐寺知事晦坛治具西方僧四人两提领北人放泉喷雪观猿掷果予醉先退赋诗五首记之·其四

休兵三十有馀龄,铁马曾来似不曾。

寒士喜从贤御史,閒人许识老名僧。

画船处处歌春雪,厦屋遥遥贮腊冰。

保得西湖如此好,心知明首遇良肱。

(0)

题江君天泽古脩堂三首·其一

大虚空重片光悬,何异初开混沌天。

能办辛勤磨玉斧,不愁缺月不团圆。

(0)

孙知微画

太古奇伟士,精思独于画。

驰心入茫昧,万物赴挥洒。

当时一名重,顾陆非尔亚。

卓哉青城笔,妙绝冠天下。

寥寥九天仗,一一若神写。

吾恐千载后,是终无继者。

(0)

兴元府园亭杂咏.静庵

知动以为幻,既知即非静。

名庵以静者,无乃自起争。

为语庵中人,勿以静为病。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