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文江刘子长》
《挽文江刘子长》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黄梁梦断竟何如,薤露歌残事已殊。

当日枫宸腾一鹗,至今花县忆双凫。

乡山暮雨精灵远,墓道西风草木疏。

喜有贤郎能振拔,蜚声今巳上云衢。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文江刘子长》由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对其子成就的自豪之情。

首联“黄梁梦断竟何如,薤露歌残事已殊”以“黄梁梦”典故开篇,比喻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接着“薤露歌”则暗示了逝者离世,一切往事皆成过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感慨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

颔联“当日枫宸腾一鹗,至今花县忆双凫”中,“枫宸”指皇宫,这里借指刘子长曾显赫一时;“一鹗”比喻杰出人才,此处形容刘子长的才华横溢。“花县”代指官职,而“双凫”则是对刘子长及其子的并称,表达了对刘子长家族荣耀的追忆。

颈联“乡山暮雨精灵远,墓道西风草木疏”描绘了刘子长安息之地的景象,暮雨中的乡山、西风中的墓道,以及稀疏的草木,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又宁静的氛围,寄托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尾联“喜有贤郎能振拔,蜚声今巳上云衢”转而赞美刘子长之子,以其优秀的表现为家族带来了荣誉,如今名声已高至云端,是对后继有人、家族兴旺的欣慰与自豪。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又展现了对家族传承与后辈成就的骄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族荣誉与道德修养的重视。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舟泊京口作

荻花摇落见苍烟,渺渺江流接楚天。

独鸟飞沈秋草外,乱山青到戍楼前。

潮通泽国寒生月,风飐樯镫夜泊船。

沙际渔歌兼牧笛,中宵䀨起水窗眠。

(0)

吊诸将相诗·其三

筹笔筹边鬓有霜,酂侯勋伐在旂常。

岷峨形胜三持节,戎马功名几战场。

儒将军容须整暇,暮年家难太仓皇。

孙宏东阁尘封后,谁下西州泣数行。

(0)

哭张船山先生即题序诗卷子

群彦倾谈一座尊,春风曾侍草常温。

诗传衣钵开奇境,语到君亲有泪痕。

不佞自怜余傲骨,长贫何处答师恩。

丹青幸得生花笔,摹想遗容仿佛存。

(0)

读罗昭谏谗书

新登鼍江亘秀气,钟毓乃有江东生。

云何十上不中第,英雄落魄同祢衡。

穷愁著书祗取辱,书讶自谗谗乃名。

沈颜聱书杜罪言,大抵感愤之所成。

呜呼文辞馀事耳,世贵气节如山横。

先生受知吴越主,首劝大兴勤王兵。

钱虽未听心已悟,寻遇真主终归诚。

子孙永无僭窃志,大义炳炳由公明。

读罢离骚读此册,不辞浊酒缸罍倾。

凛然正气塞天地,文能卫道真干城。

(0)

千秋峡坐风怀白香夫子

潭空雨过默龙声,泉漱虹飞石磴明。

涧水曲缘村外落,炊烟低傍树中生。

重来拨草寻诗径,不坐逢人问峡名。

记得千秋题句在,峰岩同忆桂林城。

(0)

嘉鱼县

帆疾江城缥缈间,夕阳不见蘖公还。

兰成词赋乡心切,灵鞠才华仕路艰。

生活酒难消雨雪,寂寥诗可画关山。

七星岩下重回首,曾买嘉鱼一破悭。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