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四秋日登浮远堂作》
《水调歌头·其四秋日登浮远堂作》全文
宋 / 丘崇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豪]韵

一叶下林表,秋色满蘅皋。

江风吹雨初过,天宇一何高。

蜡屐径来堂上,倚杖翛然长啸,万里看云涛。

逸兴浩无际,安得驾灵鳌。叹吾生,天地里,一秋毫。

江山如传,古来阅尽几英豪。

回首只今何在,举目依然风景,此意属吾曹。

欲去重惆怅,松径冷萧骚。

(0)
注释
林表:树林边缘。
蘅皋:长满香草的高地。
蜡屐:涂蜡的木屐。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灵鳌:神话中的大海龟,象征着长寿或超凡力量。
秋毫:极其微小的事物,形容人生短暂。
阅尽:经历、见证。
英豪:杰出的人物。
惆怅:忧郁、伤感。
萧骚:形容冷落、凄凉的气氛。
翻译
一片叶子飘落在树林外,秋天的景色充满着长满香草的高地。
江风带着刚刚过去的雨,天空显得多么高远。
我穿着蜡屐来到堂上,倚着拐杖悠然长啸,遥望万里云海翻腾。
我的兴致广阔无边,如何能驾驭神奇的巨鳌?感叹我的一生,在这天地之间如此渺小。
江山如历史般流传,自古以来有多少英雄豪杰被记载。
回首过往,那些人物如今何处?放眼当前,美景依旧,这份感慨属于我们。
想要离去,心中又充满惆怅,松径间弥漫着清冷的萧瑟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开篇“一叶下林表,秋色满蘅皋”两句,通过对落叶和遍布山岗的秋色进行细腻描写,展现了秋季丰富多彩的情趣。接下来,“江风吹雨初过,天宇一何高”则展示了诗人面对清朗天气时的心境,感受到了无比的开阔和自由。

“蜡屐径来堂上,倚杖翛然长啸”中的“蜡屐”指的是秋日登山时所穿的皮鞋,“堂上”则是指浮远堂,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的情景,以及他倚靠着拐杖,悠然自得地长啸的情态。紧接着,“万里看云涛”表达了诗人从高处眺望时,对广阔天地与云海的无限遐想。

“逸兴浩无际,安得驾灵鳌”两句,通过对心境和意志的描写,表现出诗人想要乘坐传说中的神兽“灵鳌”,驭御风云,追求更高层次精神自由的愿望。

随后,“叹吾生,天地里,一秋毫”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生命在时间长河中渺小如一根秋草的感慨。紧接着,“江山如传,古来阅尽几英豪”表达了对历史上英雄人物和他们壮丽事迹的回忆。

“回首只今何在,举目依然风景,此意属吾曹”三句,则是诗人对于过去英雄辈出的追思与怀念,同时也强调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眼前的山水景色之中。

最后,“欲去重惆怅,松径冷萧骚”两句,通过对离开时的复杂感情和松林小道上的萧瑟秋风进行描绘,表达出诗人面临离别时的心境是既有留恋,又带着淡淡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历史传承以及个人情怀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丘崇
朝代:宋

泉州晋江人,字次姚。哲宗元符三年进士。工诗文,尤精天文象数。尝侍父官惠州,时苏轼谪惠,因从之游。与李邴亦相唱和。官至朝请郎。
猜你喜欢

兵要望江南·其十四占日第十一

相斗敌,日斗对城营。

交战血流看主客,必应主败客军赢,日度算还生。

(0)

江行

夜出寒沙港,山城半渺茫。

乘波秋月冷,夹岸蓼花香。

月色随帆远,江声入梦长。

天涯栖泊久,暝卧见吴阊。

(0)

题扇

春山寂寂水徐回,隔岸桃花似扇开。

曳杖定寻红处去,却无人过石桥来。

(0)

东庄即事

高天不碍四山青,野色苍茫草木平。

新水秧田斜下鹭,夕阳花屿乱啼莺。

桥边贳酒堪行乐,陇上遗书日课耕。

车马不来尘市远,尽教白昼掩山楹。

(0)

挽李宾父

自古怜生友,人间复几人。

知音空老眼,不哭为伤神。

素业寒泉闭,丰碑宿草新。

脩文何处问,山色独嶙峋。

(0)

简隐鳞宣远

莫说甘逃世,迂疏性自便。

鬓从斑不镊,裘任敝常悬。

客惯科头接,诗多信口传。

交深形迹外,实藉两君贤。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