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寂寂水徐回,隔岸桃花似扇开。
曳杖定寻红处去,却无人过石桥来。
春山寂寂水徐回,隔岸桃花似扇开。
曳杖定寻红处去,却无人过石桥来。
这首明代诗人李坤元的《题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春日山水画卷。首句“春山寂寂水徐回”,以“寂寂”二字渲染出春山的宁静氛围,而“水徐回”则通过流水的缓缓流动,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动态美。次句“隔岸桃花似扇开”,将桃花比作打开的扇子,形象地展现了桃花盛开时的娇艳与繁复,同时也巧妙地运用了“隔岸”的空间感,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后两句“曳杖定寻红处去,却无人过石桥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手持拐杖,决定前往寻找那片盛开的桃花,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然而,“却无人过石桥来”一句,又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似乎在说,即便如此美丽的景色,也少有人能与之共赏,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春天山水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孤独与寂寞的微妙感受,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