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照高树,幽人方启关。
萧寥尘外事,风叶满窗间。
朝日照高树,幽人方启关。
萧寥尘外事,风叶满窗间。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阳光照耀在高大树木之上,隐士刚刚开启门户的情景。诗人通过“朝日照高树”这一句,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幽人方启关”一句,点明了主角的身份——一位隐居山林的高人,他正缓缓开启通往内心世界的门户。
“萧寥尘外事”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萧寥”不仅指环境的清冷,更蕴含着心灵的宁静与淡泊。“风叶满窗间”则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背景,生动地展现了秋日的萧瑟之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清晨静坐时的心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竹影摇窗,瓶花落案,昼景依然。
奈春困难支,宿酲未解,凤团初熟,兽碳犹燃。
漫检湘囊,笑拈银管,金屑毵毵素指传。
湘帘外,袅云烟一缕,缭绕花前。阑干徙倚俄延。
渐粉腕娇凭小婢肩。任宝鸭香消,懒添兰麝;
云鬟斜堕,慵整珠钿。
半晌懵腾,片时掩冉,一枕邯郸别有天。
还堪恋,怕柔肠乍冷,愿与流连。
移得明珠,聘来碧玉,须知我见犹怜。
打桨亲迎,归帆鸥梦同圆。银屏十二香深处。
耐春寒、半臂应添。好留连、翠幕朱阑,月静花妍。
海门秋老鱼龙定,称词人彩笔,黛染轻烟。
一斛香螺,替描十样眉尖。
为它更祝宜男佩,慰含饴、笑卜堂前。
捲湘帘、回首东风,流水当年。
问生绡、连番画出,如何画得愁绪。
碧云天外秋如水,中有飞仙归路。仙不语。
仙已在瑶台,十二珊珊步。披图认取。
甚玉镜缘悭,金环梦冷,并作断肠谱。前生恨。
只结三年鸳侣。招魂还唱骚赋。
未容仙果人间种,也被春风吹去。留且住。
空剩了、昙花小影熏香护。零烟断絮。
潘鬓已星星,两般■■,付与玉箫诉。
犹记春时,新梦破、乳莺初啭。
曾几日、韶光都尽,骤惊心眼。
蒲叶欹风寒翠色,榴花著雨垂红瓣。
最伤情、时物总如前,亲难见。悬艾虎,飘金线。
敲画鼓,轰雷电。看儿童绕膝,更教肠断。
楚些空传骚客恨,江涛似诉曹娥怨。
愿相逢、角黍入重渊,逢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