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书贺瑟庵置媵》
《高阳台.书贺瑟庵置媵》全文
清 / 俞庆曾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移得明珠,聘来碧玉,须知我见犹怜。

打桨亲迎,归帆鸥梦同圆。银屏十二香深处。

耐春寒、半臂应添。好留连、翠幕朱阑,月静花妍。

海门秋老鱼龙定,称词人彩笔,黛染轻烟。

一斛香螺,替描十样眉尖。

为它更祝宜男佩,慰含饴、笑卜堂前。

捲湘帘、回首东风,流水当年。

(0)
鉴赏

此诗《高阳台·书贺瑟庵置媵》由清代诗人俞庆曾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嫁娶之喜的场景与情感。

首句“移得明珠,聘来碧玉”,以明珠与碧玉比喻新人的珍贵与美丽,形象地表达了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接着“须知我见犹怜”一句,既是对新人的赞美,也暗含了对观礼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被这对新人的风采所吸引,感受到他们的幸福与美好。

“打桨亲迎,归帆鸥梦同圆”描绘了迎亲的场景,通过“亲迎”和“同圆”的细节,展现了婚礼的庄重与和谐。接下来的“银屏十二香深处,耐春寒、半臂应添”则将场景转入室内,通过“银屏”、“香”、“春寒”等元素,营造出温馨而略带浪漫的氛围,体现了对新人生活的美好祝愿。

“好留连、翠幕朱阑,月静花妍”进一步渲染了室内环境的雅致与宁静,月光下的静谧与花朵的娇艳相映成趣,象征着新婚生活的甜蜜与美好。最后,“海门秋老鱼龙定,称词人彩笔,黛染轻烟”以海门、鱼龙等自然景象,以及词人的彩笔、黛染轻烟等文化意象,寓意新人生活如诗如画,充满艺术与文化的韵味。

“一斛香螺,替描十样眉尖”则以香螺与眉尖的描绘,巧妙地将自然与人体之美融合,暗示了新人的和谐与美满。结尾“为它更祝宜男佩,慰含饴、笑卜堂前”表达了对新人未来子嗣的祝福,以及对家庭幸福的期许。“捲湘帘、回首东风,流水当年”则以湘帘、东风、流水等意象,寄托了对新人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回忆,整个画面充满了温馨、浪漫与希望。

综上所述,《高阳台·书贺瑟庵置媵》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嫁娶之喜的热闹与庄重,更蕴含了对新人幸福生活的深深祝福与期待,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温情的佳作。

作者介绍

俞庆曾
朝代:清

俞庆曾,字吉初,号琴愔,德清人。上元光绪戊子举人宗舜年继室。有《绣墨轩遗稿》。
猜你喜欢

杨柳枝·其一

花萼楼前杨柳枝。美人剪綵自寻思。

千丝万丝谁作样,剪来总似一条眉。

(0)

荷叶杯·其七顾太尉夐

风急又惊愁雨。无主。倩若报佳期。

便教今日也应迟。知摩知。知摩知。

(0)

转应曲·其二

归路。归路。遥隔铁桥铜柱。楼头秋霁无尘。

陌上愁看去人。人去。人去。心头千山碧树。

(0)

满庭芳·其三贺尹参政

冰玉溪山,烟霞城郭,白云晚簇黄堂。

皇华亭畔,绿水带浮梁。

共道贤明太守,真国器、风节文章。

车下来,桑麻遍野,弦诵满江乡。

古人谁得似,龚为渤海,堪在渔阳。

览从前青史,何负循良。

一郡难淹骥足,冲霄汉、自属鸾凰。

遥瞻望、紫薇楼下,添得个神仙郎。

(0)

风入松.闲适十首·其五

开帘华月满空楼。天净云收。

咿哑雁落青山外,萧萧树泠风秋。

霜叶惯红客泪,芦花乐白人头。年来灯里已无油。

颖悟掸修。且看生灭眼前景,何须别有参求。

生向青枝艳色,灭随黄叶东流。

(0)

惜分飞·其十六本意,庚寅夏作

紫雪脂香光滟滟。名绣红丝作验。银箸垂垂酽。

不堪回首将伊念。杨柳章台愁作堑。

心比兰膏更焰。应是前生欠。不平莫按神于剑。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