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贮净练,悬板淙惊雷。
黄沙古岸转,白屋飞檐开。
是间袤丈许,舳舻蔽川来。
千车拥孤隧,万马盘一坏。
篙尾乱若雨,樯竿束如堆。
摧摧势排轧,汹汹声喧豗。
偪仄复偪仄,谁肯少徘徊。
传呼津吏至,弊盖凌高埃。
嗫嚅议讥征,叫怒不可裁。
吾观舟中子,一一皆可哀。
大为声利驱,小者饥寒催。
古今共来往,所得随飞灰。
我乃畸于人,胡为乎来哉。
斗门贮净练,悬板淙惊雷。
黄沙古岸转,白屋飞檐开。
是间袤丈许,舳舻蔽川来。
千车拥孤隧,万马盘一坏。
篙尾乱若雨,樯竿束如堆。
摧摧势排轧,汹汹声喧豗。
偪仄复偪仄,谁肯少徘徊。
传呼津吏至,弊盖凌高埃。
嗫嚅议讥征,叫怒不可裁。
吾观舟中子,一一皆可哀。
大为声利驱,小者饥寒催。
古今共来往,所得随飞灰。
我乃畸于人,胡为乎来哉。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闸附近的繁忙水运景象,以及诗人对舟中人们的同情。首句“斗门贮净练”以比喻手法写闸门如洁白的细线横贯江面,接下来的“悬板淙惊雷”则形容闸门开启时水声如雷鸣。诗人通过“黄沙古岸转,白屋飞檐开”展现了两岸景色的变化,船只众多,形成壮观的场面。
然而,诗人也揭示了舟人们艰辛的生活,“千车拥孤隧,万马盘一坏”,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在狭窄的航道上艰难前行。“篙尾乱若雨,樯竿束如堆”形象地刻画了舟夫们用力撑篙的辛苦,而“摧摧势排轧,汹汹声喧豗”则写出水流的湍急和环境的险恶。
面对这样的困境,舟人们“谁肯少徘徊”,只能听从官吏的指挥,其中“传呼津吏至,弊盖凌高埃”描绘了官吏的傲慢与舟民的卑微。诗人对舟中人的悲惨境遇深感同情,认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是为了生计奔波,但收获却如同飞灰般微不足道。
最后,诗人自嘲“我乃畸于人,胡为乎来哉”,表达了对自己置身此地的疑问,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深沉,展示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无奈诗魔旦夕生,更堪芳草满长汀。
故人还爽花前约,新月又生江上亭。
庄梦断时灯欲烬,蜀魂啼处酒初醒。
何时得见登龙客,隔却千山万仞青。
十年孤迹寄侯门,入室升堂忝厚恩。
游遍春郊随茜旆,饮残秋月待金尊。
车鱼郑重知难报,吐握周旋不可论。
长恸裴回逝川上,白杨萧飒又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