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向妆台与画眉,镜中长欲助娇姿。
若教得似红儿貌,走马章台任道迟。
晓向妆台与画眉,镜中长欲助娇姿。
若教得似红儿貌,走马章台任道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妆台前精心梳妆,特别是在画眉毛时的细致与专注。通过"晓向妆台与画眉"可以感受到女子对美的追求和对完美外貌的渴望。"镜中长欲助娇姿"则展现了她在镜前不断调整,希望自己的容貌尽善尽美。
而后两句"若教得似红儿貌,走马章台任道迟"中的"红儿"应指的是唐代著名的美女杨贵妃。这里女子如果能拥有与杨贵妃相似的美貌,即使是在人多拥挤的章台街也不担心行走迟缓,因为她的美丽足以吸引众人的目光。
这首诗通过对妆容的精细描写,展现了古代女性对于美的追求,以及美貌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自信与骄傲的情感,即使是在人群中,也愿意停留以展示自己的魅力。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去为龙城候,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长风金鼓动,白雾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辕时伫立。
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路平冰霰涩。
夜闻汉使归,独向刀环泣。
何言寸禄不沾身,身没诗名万古存。
况有数篇关教化,得无馀庆及儿孙。
渔樵共垒坟三尺,猿鹤同栖月一村。
天下未宁吾道丧,更谁将酒酹吟魂。
下第言之蜀,那愁举别杯。
难兄方在幕,上相复怜才。
鸟径盘春霭,龙湫发夜雷。
临邛无久恋,高桂待君回。
三仙一一驾红鸾,仙去云闲绕古坛。
炼药旧台空处所,挂衣乔木两摧残。
清风岭接猿声近,白石溪涵水影寒。
二十四峰皆古隐,振缨长往亦何难。
垂朱领孙子,从宴在池塘。
献寿回龟顾,和羹跃鲤香。
高松先草晚,平石助泉凉。
馀橘期相及,门生有陆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