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言之蜀,那愁举别杯。
难兄方在幕,上相复怜才。
鸟径盘春霭,龙湫发夜雷。
临邛无久恋,高桂待君回。
下第言之蜀,那愁举别杯。
难兄方在幕,上相复怜才。
鸟径盘春霭,龙湫发夜雷。
临邛无久恋,高桂待君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送吴蜕下第入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望他能早日返回的情感。
"下第言之蜀,那愁举别杯。"
这两句开篇便道出了朋友即将离去的消息,让人感到愁绪不断,于是举杯为其送行。这里的“蜀”指的是四川一带,而“那愁”则表达了诗人的不舍之情。
"难兄方在幕,上相复怜才。"
“难兄”可能是对朋友的一种亲昵称呼,表示友情深厚。诗人提到朋友仍处于仕途之中,得到上级的赏识和器重,显示出对朋友能力的认可。
"鸟径盘春霭,龙湫发夜雷。"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鸟儿在树木间穿梭自如,形成一条条的小道;而“龙湫”则可能指的是蜿蜒曲折的河流,它在夜晚发出雷鸣般的声音。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和对朋友离去的无奈。
"临邛无久恋,高桂待君回。"
“临邛”可能是指某个地方,而“高桂”则象征着高贵和清廉。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朋友离开后不会长时间留恋于此地,而是期待着朋友能够早日回到这片高洁如桂的净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和离别之苦。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朋友能力的肯定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出门不雨即偶风,闭门值睡极力攻。
似闻汤鼎作吟声,已贺胜敌收全功。
却思二子共一笑,拨弃旧语无新工。
卒行好步不两得,能致公等吾何穷。
魏诗黄笔今未有,顾我独得神所钟。
径须相就踏泥潦,已办煮饼浇油葱。
颍阴为别悔匆匆,十载相望信不通。
晚遇圣朝收放逸,旋遭官禁限西东。
又为太守专淮石,剩喜郎君类若翁。
梅柳作新诗兴动,可令千里不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