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船来恰对山,一山顷刻变多般。
初堆翠被百千摺,忽拔青瑶三两竿。
夹岸儿童天上立,数村楼阁电中看。
平生快意何曾梦,老向阊门下急滩。
上得船来恰对山,一山顷刻变多般。
初堆翠被百千摺,忽拔青瑶三两竿。
夹岸儿童天上立,数村楼阁电中看。
平生快意何曾梦,老向阊门下急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游历山间溪流的景象和心情,充满了动感和生动的情趣。"上得船来恰对山,一山顷刻变多般"两句写出了船在溪中快速前进,周围山色随之变化,给人以时间与空间错综复杂的美感。
"初堆翠被百千摺,忽拔青瑶三两竿"则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树木的层次和高低不一,以及它们在阳光照射下的鲜明色彩。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景物的生动与多样。
"夹岸儿童天上立,数村楼阁电中看"描绘了溪边儿童站在岸上向上望去,以及远处山村建筑在云雾缭绕中的朦胧轮廓。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景物的细腻观察,也透露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平生快意何曾梦,老向阊门下急滩"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心情,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喜悦和满足,以及对生命后半程中仍能寻得乐趣的珍惜。这里的“阊门”不仅是地理位置,也象征着诗人的生活阶段。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大自然面前的那份小心翼翼的喜悦和敬畏之情。
我行咸阳野,但见多坟茔。
大者王与侯,小者犹公卿。
隧前无碑碣,莫得知姓名。
想当在世日,贵富臻显荣。
赏罚自其口,语出神鬼惊。
焉知百岁后,泯然无所称。
累累一抔土,仅与蚁垤并。
圣否共堙没,后人为伤情。
有侄有侄兮出幼齿,筋骨充紧兮目光如水。
重城忽隳兮风尘起,掠尔家兮驱尔以徙。
短戈挥兮白刃指,母不得将兮父不得子。
拦道长号兮衣载褫,山路夜行兮泥没其趾。
汝书在床兮庭有遗履,汝归何时兮而拘于彼。
月光明明兮在地,鸿鹄之飞可以乘汝兮,盍归来兮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