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不因雨,雨过花更香。
氛氲入几席,馥郁侵衣裳。
恍疑爇沈水,轻烟逐风扬。
此时鼻观通,百虑都已忘。
愿携白玉碗,掇英挹天浆。
灌沐紫金丹,卯酉滋芬芳。
服食养精魄,一息三千霜。
绝胜仙掌露,灏气凝秋凉。
花香不因雨,雨过花更香。
氛氲入几席,馥郁侵衣裳。
恍疑爇沈水,轻烟逐风扬。
此时鼻观通,百虑都已忘。
愿携白玉碗,掇英挹天浆。
灌沐紫金丹,卯酉滋芬芳。
服食养精魄,一息三千霜。
绝胜仙掌露,灏气凝秋凉。
这首元代诗人陈樵的《雨香亭》描绘了一幅雨后花香四溢的清新画面。首句“花香不因雨”,写出了雨滴虽落,但花香并未因此而消散,反而更加浓郁。接下来的“雨过花更香”进一步强调了雨后花朵散发出的香气更为显著。
“氛氲入几席,馥郁侵衣裳”通过“氛氲”和“馥郁”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香气弥漫室内,连人的衣物都被香气浸染的情景。诗人以“恍疑爇沈水”比喻花香如沉香燃烧,轻烟随风飘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此时鼻观通,百虑都已忘”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花香中的宁静心境,仿佛一切烦恼都暂时消失,只剩下纯粹的感官享受。诗人甚至想象用白玉碗盛取花香,饮用天赐的甘露,以“灌沐紫金丹”来滋养身心。
最后两句“服食养精魄,一息三千霜”寓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延年益寿,比仙人掌上的露珠还要珍贵,秋天的清冷气息也因之变得温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渺渺春江,迷望眼、蒲萄涨绿。
春过也、萧疏庭户,寂寥心目。
念远不禁啼鴂闹,愁多易遣修蛾蹙。
向小窗、时把彩笺看,翻新曲。晴昼永,便新浴。
相思泪,不成哭。空无言憔悴,暗销肌玉。
目断碧云无信息,试凭青翼飞南北。
听掀帘、疑是故人来,风敲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