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侄有侄兮出幼齿,筋骨充紧兮目光如水。
重城忽隳兮风尘起,掠尔家兮驱尔以徙。
短戈挥兮白刃指,母不得将兮父不得子。
拦道长号兮衣载褫,山路夜行兮泥没其趾。
汝书在床兮庭有遗履,汝归何时兮而拘于彼。
月光明明兮在地,鸿鹄之飞可以乘汝兮,盍归来兮故里。
有侄有侄兮出幼齿,筋骨充紧兮目光如水。
重城忽隳兮风尘起,掠尔家兮驱尔以徙。
短戈挥兮白刃指,母不得将兮父不得子。
拦道长号兮衣载褫,山路夜行兮泥没其趾。
汝书在床兮庭有遗履,汝归何时兮而拘于彼。
月光明明兮在地,鸿鹄之飞可以乘汝兮,盍归来兮故里。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伤举郎词》描绘了一位家庭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诗中,作者通过侄子的视角,展现了战乱带来的疾苦。侄子年纪尚小,却已筋骨强健,眼神坚定,然而家园被毁,家人被迫流离失所。他手持短戈,面对敌人的威胁,母亲不能相随,父亲也不能保护,只能在路上凄厉呼喊,衣裳尽脱,夜晚跋山涉水,泥泞难行。
诗中“汝书在床兮庭有遗履”一句,表达了对往日平静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回归故乡的渴望。“鸿鹄之飞可以乘汝兮,盍归来兮故里”运用了比喻,希望侄子能像鸿鹄展翅飞翔一样逃离困境,回到温暖的家乡。
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反映了战乱时期普通人家的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竹西尺素使者还,锦囊什袭款我关。
忽割紫云落书几,已看青玉临屏山。
歙西龙尾深溪石,黼形縠理秋空碧。
曾是岚蒸露浥来,尚澄波荡星涵色。
记得铭题汴宋时,玉堂学士臣苏轼。
君今此砚罗纹光,拂拭犹似风字长。
泗滨浮磬讵俦辈,蓝田尺璧差等量。
青州红线铜雀瓦,吾家端岩羞雁行。
金昆得此视眉子,陶泓毛颖欢一堂。
故人清班扈丹陛,八千里外怀迢递。
磨铅谓可笺虫鱼,涴壁未能成篆隶。
何以报之永绸缪,茅斋四顾惟萝薜。
迂我已谢子墨卿,寄君欲写华严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