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风尘际,相逢湖水浔。
繄君正哀愤,而我且狂吟。
禾黍感行役,蓼莪思孝忱。
忧来无复道,端处和鸣琴。
漂泊风尘际,相逢湖水浔。
繄君正哀愤,而我且狂吟。
禾黍感行役,蓼莪思孝忱。
忧来无复道,端处和鸣琴。
这首明代虞堪的《赠周可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漂泊不定的生活中相遇于湖边的情景。"漂泊风尘际"表达了两人共同的旅途艰辛,"相逢湖水浔"则展现了他们意外的邂逅地点。诗人感慨周可久正在经历哀伤与愤慨,而自己则借吟咏排解情绪,"禾黍感行役"借用《诗经》中的意象,表达对旅途劳顿的共鸣,以及对家庭亲情的思念,"蓼莪思孝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孝顺之情的思考。
面对忧愁,诗人选择以音乐为伴,"忧来无复道,端处和鸣琴",通过抚琴的声音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较强,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在动荡时世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写作风格。
论勋业驾文正文襄文忠而上,恢复南京,扫平西域,交和外洋,是皆将帅材也,公独以枢垣坐镇,定大计、决大疑,寄命托孤,足对列祖列宗,无惭地下;
溥德化于两江两广两湖之间,水陆练军,教育养士,制造兴工,岂仅学术臣乎,事多从史鉴证来,存国体、保国粹,鞠躬尽瘁,自当为河为岳,常在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