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勋业驾文正文襄文忠而上,恢复南京,扫平西域,交和外洋,是皆将帅材也,公独以枢垣坐镇,定大计、决大疑,寄命托孤,足对列祖列宗,无惭地下;
溥德化于两江两广两湖之间,水陆练军,教育养士,制造兴工,岂仅学术臣乎,事多从史鉴证来,存国体、保国粹,鞠躬尽瘁,自当为河为岳,常在人寰。
论勋业驾文正文襄文忠而上,恢复南京,扫平西域,交和外洋,是皆将帅材也,公独以枢垣坐镇,定大计、决大疑,寄命托孤,足对列祖列宗,无惭地下;
溥德化于两江两广两湖之间,水陆练军,教育养士,制造兴工,岂仅学术臣乎,事多从史鉴证来,存国体、保国粹,鞠躬尽瘁,自当为河为岳,常在人寰。
此挽联高度赞扬了张之洞的功绩与品德。首先,将张之洞与历史上的杰出将帅相提并论,指出他不仅在军事上立下赫赫战功,收复南京,平定西域,还成功地处理了外交事务,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外交智慧。
接着,联语强调了张之洞在政治中枢的地位与作用,他作为关键决策者,承担着国家命运的重任,对列祖列宗无愧于心。这表明张之洞在国家治理层面的贡献同样不可小觑,他的决策与指导对于维护国家体制、保护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最后,联语赞美张之洞在两江、两广、两湖地区推行的道德教化,以及他对军队的训练、士人的教育、工业与科技的推动。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学术造诣,更彰显了他致力于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决心与能力。
整联通过一系列高度概括性的描述,全面展现了张之洞在军事、政治、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卓越成就与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其崇高人格与伟大功绩的高度敬仰与缅怀。
眷此邱中赏,名园傍水涯。
偶乘蓝举至,非为主人期。
入户丛花碍,穿林幽鸟疑。
一区藏曲折,叠石得崄崎。
编竹新栽药,通泉小凿池。
荷钱初出水,柳絮乱垂丝。
地僻人来少,园深春驻迟。
凭栏看紫鲤,仰面听黄鹂。
景物原无意,流光若有私。
乘凉且归去,江月照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