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到吴王避暑宫,灵岩寺在半天中。
霸图终入黄池会,山势犹纾绀宇雄。
一去豪华千古梦,数声啼鸟百花风。
高人好在琴台上,海月传心向碧空。
昔到吴王避暑宫,灵岩寺在半天中。
霸图终入黄池会,山势犹纾绀宇雄。
一去豪华千古梦,数声啼鸟百花风。
高人好在琴台上,海月传心向碧空。
这首明代虞堪的《送瀚北海上人住灵岩寺》描绘了诗人对昔日吴王避暑宫的回忆和对灵岩寺的赞美。首联“昔到吴王避暑宫,灵岩寺在半天中”以历史典故起笔,暗示灵岩寺的地理位置之高,仿佛与天相接,显得庄重而神秘。
颔联“霸图终入黄池会,山势犹纾绀宇雄”则转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吴王的霸业已成过往,但山势依旧雄伟,寺庙的建筑也展现出一种稳固与威严。
颈联“一去豪华千古梦,数声啼鸟百花风”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啼鸟和百花风增添了生机与诗意。
尾联“高人好在琴台上,海月传心向碧空”以“高人”寓指那位海上人,寄寓了诗人对他的祝福和对超脱尘世、静心修行的向往,海月传心,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灵动美,展现了虞堪对灵岩寺及其所在环境的独特感受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汉武皇帝求神仙,嶕峣宫殿开甘泉。
珉墀扣砌事奇丽,匠作输尽司农钱。
漆丹细捣铜为瓦,甄宫岂出昆吾下。
武都之泥千牛徵,雷橐风炉入陶冶。
长尺有五厚寸横,五寸其面光坚晶。
唇则花之背乃铁,神工苦篆镌长生。
市儿只解购钱刀,吊古谁谱宏农陶。
风磨雨蚀发光怪,玄云坐见滃秋毫。
金鱼玉碗飘零早,片瓦流传至今少。
焉得兰台隃麋丸,通天试上初明表。
山路沿陂陀,晚云指霮䨴。
夕阳下平野,影在飞鸟背。
近郭见村墟,归人纷负戴。
远闻呼牛声,杂出烟林外。
茅屋三五椽,低与树影配。
朴俗乐晨桑,小市足鲑菜。
即此亦羲皇,何分古今代。
行行就人烟,不警村犬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