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独好儒,共说斯文应未丧;
苍生今失仰,愈知一羽渺难攀。
宰相独好儒,共说斯文应未丧;
苍生今失仰,愈知一羽渺难攀。
此联以沉郁的笔触,表达了对张之洞这位杰出人物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评价。上联“宰相独好儒,共说斯文应未丧”赞颂了张之洞作为宰相,独爱儒学,坚守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认为这种文化的传承并未因时代变迁而丧失。下联“苍生今失仰,愈知一羽渺难攀”则揭示了张之洞逝世后,人民失去仰望的领袖,更深刻地认识到个人力量的微小与难以企及。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蕴含了对文化传承、个人责任以及时代背景下个体影响力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宰相与苍生的角色,突出了张之洞在文化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远影响。
立地成佛杀人汉,握节当胸更问谁。
莫怪阿师佯瞌睡,要渠回首自知非。
今夜唤明朝作来年,明朝唤今夜作去岁。
即称来年今夜合来,既号去岁明朝合去。
来年今夜不见来,去岁明朝定不去。
既不来,又不去,业识茫茫无本据。
大圆镜里绝纤尘,个中岂著闲家具。
是则是,别又别,烁迦晃破秋天月。
庞公不昧本来身,大似飞龙成跛鳖。
尔诸人,瞥不瞥,灵利汉须看时节。
五九尽处又逢春,衲僧脑后三斤铁。
赞叹竹庵也是妙喜,骂詈竹庵也是妙喜,赞之骂之各有所以。
赞之者为渠具衲僧正眼,骂之者为渠浸在醋瓮里。
或曰如竹庵之为宗师也,不可赞不可骂。
精金美玉自有定价,赞之骂之徒增话把。
妙喜闻之笑而不答,但拊掌叩齿三下,从教渠赞龟打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