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许浑游溪夜回韵》
《追和许浑游溪夜回韵》全文
元 / 马祖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溪水连云过竹间,溪声云影半潺潺。

鹤来近屋童看熟,鹭下长松客对閒。

直待月痕侵石坞,还期烟色认柴关。

人生岂独官为贵,好向君王乞越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uīhúnyóuhuíyùn
yuán / cháng

shuǐliányúnguòzhújiānshēngyúnyǐngbànchánchán

láijìntóngkànshúxiàchángsōngduìxián

měidàiyuèhénqīnshíháiyānrèncháiguān

rénshēngguānwèiguìhǎoxiàngjūnwángyuèshān

鉴赏

这首元代马祖常的《追和许浑游溪夜回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水画面。首句“溪水连云过竹间”,以云为背景,形象地展现了溪水从竹林中蜿蜒流过的景象,给人以空灵之感。次句“溪声云影半潺潺”,通过溪水潺潺的声音和云影的移动,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第三句“鹤来近屋童看熟”,进一步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鹤儿悠然飞至屋前,孩子们已经习以为常,反映出环境的恬静与人与自然的亲近。第四句“鹭下长松客对閒”,则写客人在长松之下欣赏鹭鸟栖息,流露出闲适的游兴。

后两句“直待月痕侵石坞,还期烟色认柴关”,描绘了夜晚的降临,月光洒在石坞上,诗人期待着烟雾缭绕中辨识回家的小路,流露出淡淡的思归之情。最后,诗人以“人生岂独官为贵,好向君王乞越山”作结,表达了对官场之外自然生活的向往,认为人生的真谛并非仅限于做官,而是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山水的陪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间的景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元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淡泊态度。

作者介绍
马祖常

马祖常
朝代:元   字:伯庸   籍贯:元代色目   生辰:1279~1338

  经历: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你喜欢

孝陵二首·其一

鼎湖龙去上升天,弓剑埋藏四百年。

金碗玉龟无恙在,不须清泪滴铜仙。

(0)

湖上闲居友人适至

昔人感离群,吾亦念吾友。

片帆湖上来,扁舟系堤柳。

呼童扫三径,欣欣竞奔走。

清言味道腴,庶慰别来久。

相期在千载,聚散亦何有。

结契不同方,合并亦非偶。

载歌《伐木》章,真气满户牖。

(0)

舟次书感

蒲帆一幅挂秋槎,渺渺烟波去路赊。

不及茂陵归有壁,翻同杜老别无家。

橐中长物馀诗草,道上重阳负菊花。

他日萦怀有何处,知予依斗望京华。

(0)

送李虞臣任宝昌令

华岳仙人地,函关柱史家。

铜章分海国,驿路指天涯。

众望真如岁,官评匪种花。

东南民力竭,抚字在桑麻。

(0)

题前监军闻启详传后

嚼齿穿龈死不辞,千秋名教得操持。

门生谁续《招魂》赋,狱吏亲闻绝命诗。

总为人门留正气,不求马革裹全尸。

盛朝若举褒忠典,应敕盱江好建祠。

(0)

恭和御制永定河元韵

无定河名古,南流自北京。

恍疑天上落,不肯地中行。

无事智方大,穷源季可并。

禹谟原可继,永永庆功成。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