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
击楫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龙天浩劫馀孤塔,海岳书生别旧庵。
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
击楫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龙天浩劫馀孤塔,海岳书生别旧庵。
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谈迁在明朝末年清初的大变革时期,面对滔滔长江和动荡局势的感慨。首句"大江骇浪限东南"以长江的汹涌波涛象征时代的巨变,暗示了南方地区的动荡不安。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日子,对自己过去的某些决策感到惭愧,"当日降帆有旧惭"表达了对往昔选择的反思。
接下来的两句"击楫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诗人借用了祖逖击楫中流的典故,表达自己虽然曾经充满壮志豪情,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或沉浸于某种状态,未能实现理想。"龙天浩劫馀孤塔,海岳书生别旧庵"进一步描绘了时代变迁,只剩下孤独的塔和书生离开的庵,象征着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一句"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诗人提及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典故,暗示北方侵略者也曾在此地停留,而今物是人非,是否是因为他们贪图江南的美味(黄柑)而驻足?这句诗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外族入侵的反思,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谈迁对于时局动荡、个人选择以及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