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春十二首·其七》
《游春十二首·其七》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悠悠小县吏,憔悴入新年。

远思遭诗恼,闲情被酒牵。

恋花林下饮,爱草野中眠。

疏懒今成性,谁人肯更怜。

(0)
注释
悠悠:悠闲的样子。
小县吏:小地方的官员。
憔悴:形容面容疲倦、瘦弱。
新年:新的一年的开始。
远思:遥远的思念或忧虑。
恼:使人心烦。
闲情:空闲的心情。
酒牵:被酒所吸引。
恋花:热爱花朵。
林下饮:在树林下饮酒。
爱草:喜欢草地。
野中眠:在野外睡觉。
疏懒:懒散。
性:本性。
谁人:何人,指代他人。
更怜:更加怜悯。
翻译
悠闲的小县官,新年里面容憔悴。
远方的思绪让他苦恼,闲暇的心情被美酒牵引。
他喜爱在花丛中饮酒,热爱在野外草地中睡眠。
如今他的懒散已成天性,又有谁能理解并怜惜他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乐之情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悠然自得的情怀。

“悠悠小县吏,憔悴入新年。”这里设定了一位小县官员在新的一年里心境的悠闲与忧虑交织。"远思遭诗恼,闲情被酒牵"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沉浸于遥远的思考和诗意中,一方面又让闲适的情怀随着酒意流转。

接着,“恋花林下饮,爱草野中眠”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这里的“恋花”与“爱草”,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无限眷恋的心境。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的自我意志似乎已经融入自然,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最后,“疏懒今成性,谁人肯更怜。”这里的“疏懒”指的是一种悠闲、不急躁的情怀,而“今成性”则意味着这种情绪已成为诗人的本性。"谁人肯更怜"表达了一种淡然若远的人生态度,似乎在询问,在这样的自然之中,又有谁会对这份孤独的美感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怜悯。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游乐的情景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喜迁莺

欢期远近。试说向乘槎,倩传幽恨。

萼绿潜携,兰香密约,妒煞人间风韵。

添上青桐一叶,减却黄杨一寸。

谁同病,有凄凉月姊,广寒重晕。何损。

虚猜道、解事天公,垂老偏难问。绣被经年。

机丝匝月,到底银河渡稳。

寄语多情乌鹊,且莫作炎威准。

待暗里,把些时倒扣,算他秋闰。

(0)

金缕曲.题《桃园记传奇》

细谱桃园记。洒桃花、斑斑点点,染成红泪。

欲借东风吹不去,难寄相思两字。

遍十二、栏干空倚。

冰雪肌肤琼瑶想,引情丝、蹙损春山翠。

仙家事,也如此。凌风待月因谁起。

总无非、心心相感,情情不已。

只为情深深如海,泛出慈航一苇。

渡仙女、仙郎双美。

记取盟言桃花下,问三生、石上谁安置。

合欢斝,莫辞醉。

(0)

南乡子.云林嘱题薰笼美人图

窗外雪昏昏。人倚薰笼昼掩门。

寒恋重衾眠不起,氤氲。一瓣心香谁与焚。

写出画中身。浅黛愁含隔宿痕。

彷佛思量多少事,消魂。何处行云梦不真。

(0)

念奴娇.送家季其年归阳羡,用顾庵柬西樵、其年长调先成韵

年来怀抱,拼剪愁作片,织愁成幅。

如许乾坤供好事,难着半间茅屋。

酒暖歌深,只供憔悴,况此颠毛秃。

翻翻径起,槃间自舞瞿谷。

几日剪烛寒窗,恰别离又迫,离情盈掬。

醉里乌乌歌老骥,声咽唾壶如木。

湖海飘零,胡琴空碎,此意非君独。

片帆渐远,断江一片黄竹。

(0)

剔银灯.冬日敬亭宴集止宿

趁得晴郊淡荡。好载向、笋舆数两。

一线湖光,四围林影,衬出晚霞如绛。

扶筇山顶,便摘取、绛霞为酿。吟就问天奇唱。

直唤醒、古人无恙。

刻烛诗成,倾瓢酒竭,我辈狂来差壮。

明朝重省,更笑倒、真狂非诳。

(0)

南乡子.夏午觅睡

消暑展桃笙。五尺琉璃石上横。

问到睡乡才入境,心惊。度枕松风恰一声。

倦耳付深扃。莫使松风唤得醒。

分付童儿闻剥啄,休听。也向槐安国里行。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