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惊流落,名高子可依。
元龙谢襁负,叔冶冒重闱。
黄屋方回望,青山敢问归。
三桥伏道几,应叹眼中稀。
世乱惊流落,名高子可依。
元龙谢襁负,叔冶冒重闱。
黄屋方回望,青山敢问归。
三桥伏道几,应叹眼中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次韵济之和刘元老偶成之句》。诗中描绘了世事动荡,诗人流离失所,却因名声显赫而得到庇护的情景。元龙不再背负着家族的期望,叔冶则勇敢地面对重重困难。黄屋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回归,青山则寄托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三桥伏道几,表达了对眼前稀少知音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
老马倦长路,归鸿惬深林。
庐山共江左,久已费越吟。
樵川邈何方,岂解操南音。
三书光范门,香火盟初心。
颇闻丞相嗔,竟欲烦窥临。宁知新种梅,条?雪霜侵。
谁与旋移竹,艺此十亩阴。
所嗟饭不足,未能决投簪。
出处方两难,搔首成孤斟。
南州高士心如水,夜雨炉亭岁欲环。
朝迹只如初到日,州麾犹在两年间。
秋来竹屋多归梦,天与莆人一破颜。
馆下诸生能恋恋,眼中循吏故班班。
相传士子多于鲫,共喜府公清似山。
庆历谏臣书在否,乾淳文赋笔追还。
郎官红熟海风静,通印子肥春网閒。
心事太平儿女语,诗家尊宿鬓毛斑。
欢迎骑竹来何暮,赠别垂杨不可攀。
办与老夫同一念,不忧吾道久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