齧齧复喁喁,留题却几封。
靠人羞鹦鹉,泼毒懒蜈蚣。
率尔梦中语,依稀病后逢。
孟郊如不死,塌耳古墙东。
齧齧复喁喁,留题却几封。
靠人羞鹦鹉,泼毒懒蜈蚣。
率尔梦中语,依稀病后逢。
孟郊如不死,塌耳古墙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漫步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生活化的细节与生动的比喻。
首句“齧齧复喁喁”,以拟声词描绘夜晚的寂静,仿佛能听到细微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深夜的静谧氛围。接着,“留题却几封”则可能是指诗人看到有人在墙壁上留下题字,或是自己想要留下题字却因故未能实现,暗含着对文字与记忆的思考。
“靠人羞鹦鹉,泼毒懒蜈蚣”两句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将鹦鹉和蜈蚣人格化,通过“羞”和“懒”这两个形容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这两种生物行为的主观感受。鹦鹉通常被认为是模仿人类语言的动物,而蜈蚣则因其多足和毒液而被赋予了一种神秘或恐怖的色彩。这里通过“羞”和“懒”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观察和情感投射。
“率尔梦中语,依稀病后逢”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梦境与现实、病后的状态与当前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梦中的言语往往带有自由和无拘束的特点,而病后的相遇则可能象征着重生或新的开始。
最后,“孟郊如不死,塌耳古墙东”一句,借用了唐代诗人孟郊的名字,表达了对已逝者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孟郊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这里的引用,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或他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舍前舍后桑成林,锄垦不放青草侵。
东风满条新叶大,村家爱此轻黄金。
日暖春蚕大眠起,戢戢盈箱齐若指。
看蚕新妇夜不眠,蚕老登山满家喜。
阿姑嗔办缲车迟,小姑已催修织机。
杀鸡沽酒赛神福,今岁不怕寒无衣。
春早移来渐渐芳,童儿盗笋最须防。
清阴羃羃低笼槛,翠影森森半出墙。
今对小窗殊不厌,长侵幽径亦何妨。
十篇嘉句形褒咏,多谢高才秘阁郎。
仙李盘根,自有云仍霭芳裔。
更溜雨霜皮,临风玉树,紫髯丹颊,长生久视。
鹤帐琅书至。长庚梦、当年暗记。
佳辰近,回首西风,渐喜秋英弄霜蕊。
暂卷双旌,鸣金吹竹,萱堂伴新戏。
对璧月流光,屏山供翠,碧云乍合,飞觞如缀。
早晚岩廊侍。终不负、黄楼一醉。
丹青手、先与翻阶,万叶增春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