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阴一径竹交加,竹下修兰绕径斜。
竹露潺潺如过雨,素心初放两三花。
疏阴一径竹交加,竹下修兰绕径斜。
竹露潺潺如过雨,素心初放两三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竹林景象。首句“疏阴一径竹交加”,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条竹影斑驳的小径,竹子交错生长,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自然与静谧并存的画面。次句“竹下修兰绕径斜”,进一步描绘了竹林中的兰花,它们沿着小径蜿蜒而生,增添了生机与雅致。第三句“竹露潺潺如过雨”,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竹叶上的露珠比作雨后清新,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最后一句“素心初放两三花”,则以“素心”比喻纯洁的心灵,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同时“两三花”的描绘,既是对眼前景物的细腻观察,也寓意着美好与希望的萌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兰、露、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纯净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
问侬欲何为,团结山水寨。
寨长过我庐,意气甚雄粗。
青衫两承局,暮夜连勾呼。
勾呼且未已,椎剥到鸡豕。
供应稍不如,向前受笞箠。
驱东复驱西,弃却锄与犁。
无钱买刀剑,典尽浑家衣。
江北不可往,江南归未得。
父母生我时,教我学耕桑。
不识官府严,安能事戎行。
执枪不解刺,执弓不能射。
团结我何为,徒劳定无益。
流离重流离,忍冻复忍饥。
谁谓天地宽,一身无所依。
淮南丧乱后,安集亦未久。
死者积如麻,生者能几口。
荒村日西斜,破屋两三家。
抚摩力不足,将奈此扰何。力不给:力量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