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欲摇落,翛然天地清。
林塘消暑气,砧杵动秋声。
叶不因风堕,虫知应节鸣。
晚凉庭院静,新月傍檐明。
草木欲摇落,翛然天地清。
林塘消暑气,砧杵动秋声。
叶不因风堕,虫知应节鸣。
晚凉庭院静,新月傍檐明。
这首清代诗人惠远谟的《立秋》描绘了秋天初临时的自然景象。首句“草木欲摇落”展现了秋季来临,万物开始凋零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别与萧瑟之感。接着,“翛然天地清”描绘出空气清新,天地间弥漫着宁静的气息。
“林塘消暑气”写出了夏日余热逐渐消退,凉意开始在林塘中滋生,暗示季节的转换。而“砧杵动秋声”则通过远处传来的捣衣声,让人感受到秋日的到来和人们准备迎接新季节的忙碌。
“叶不因风堕”细致地描绘了叶子在秋风中的状态,即使没有强风,它们也自然地落下,象征着生命的轮回。最后,“虫知应节鸣”以虫鸣声点出秋夜的降临,动物们顺应时节发出声音,增添了夜晚的生动与和谐。
结尾两句“晚凉庭院静,新月傍檐明”描绘了傍晚时分,庭院宁静,只有新月挂在檐头,洒下明亮的光辉,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秋夜氛围。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色,寓含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生活的体悟。
把酒同为花下宾,东风一十五回春。
欢情坠若瓶边绠,感绪多干臼里辛。
枚马老能持从笔,夔龙今已避鸿钧。
附尘旧好公须忆,憔悴惟残厌次人。
岁秋无异卉,佳菊自成妍。
薄采称觞客,繁开落帽天。
抱池閒沮洳,留蝶小翩翾。
为结胡公赏,并怀郦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