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喜晴天出北门,还愁急雨送黄昏。
山风度水喧林麓,野树翻云动石根。
宿麦巳随江草烂,新泉休共井泥浑。
鱼龙浩漫沧溟阔,泽畔谁招楚客魂。
漫喜晴天出北门,还愁急雨送黄昏。
山风度水喧林麓,野树翻云动石根。
宿麦巳随江草烂,新泉休共井泥浑。
鱼龙浩漫沧溟阔,泽畔谁招楚客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二月七日夜在许村泊船时遭遇突如其来的雨景。首句"漫喜晴天出北门"表达了诗人初见晴空的喜悦,但紧接着的"还愁急雨送黄昏"则流露出对天气变化的担忧,暗示了雨的到来打乱了他的行程。接下来的两句"山风度水喧林麓,野树翻云动石根"生动描绘了风雨交加的情景,山风带着雨水吹过树林和溪边,野树在风中摇曳,仿佛石根都在震动。
诗人进一步通过"宿麦巳随江草烂,新泉休共井泥浑"来展现雨后的景象,麦田因雨水而腐烂,泉水不再清澈,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环境的变迁。最后两句"鱼龙浩漫沧溟阔,泽畔谁招楚客魂"以深远的意境收尾,鱼龙在广阔的水面翻腾,而诗人自己则像古代楚国的游子,被这风雨所困,心中升起一种孤独和怀旧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诗人的情感起伏,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在动荡时世中的漂泊之感。
琴诗清绝事,静也两兼能。
技有知音许,名因国士称。
故山何日别,归舫待春乘。
却遂林泉适,弦歌结旧朋。
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
北归为儿子,破戒堪一笑。
披云见天眼,回首失海潦。
蛮唱与黎歌,馀音犹杳杳。
大儿牧众稚,四岁守孤峤。
次子病学医,三折乃粗晓。
小儿耕且养,得暇为书绕。
我亦困诗酒,去道愈茫渺。
纷纷何时定,所至皆可老。
莫为柳仪曹,诗书教氓獠。
亦莫事登陟,溪山有何好。
安居与我游,闭户净洒扫。
痿人常念起,夫我岂忘归。
不敢梦故山,恐兴坟墓悲。
生世本暂寓,此身念念非。
鹅城亦何有,偶拾鹤毳遗。
穷鱼守故沼,聚沫犹相依。
大儿当门户,时节供丁推。
梦与邻翁言,悯默怜我衰。
往来付造物,未用相招麾。
穷途不择友,过眼如乱云。
馀子谁复数,坐阅两使君。
共饮去年堂,俯看秋水纹。
此水与此人,相追两沄沄。
老去各休息,造化嗟长勤。
佳哉此令节,不惜与子分。
何以娱我客,游鱼在清濆。
水师三百指,铁网欲掩群。
获多虽一快,买放尤可欣。
此乐真不朽,明年我归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