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朋元赴溧阳》
《送陈朋元赴溧阳》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九畹滋兰静自芳,啁啾谁复认孤凰。

风流岁晚嫌杯酒,文字功深得鬓霜。

敛板君犹能俛仰,倚楼吾敢计行藏。

船开便作江南客,天色无情更雁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hénpéngyuányáng
sòng / fànchéng

jiǔwǎnlánjìngfāngzhōujiūshuírènhuáng

fēngliúsuìwǎnxiánbēijiǔwéngōngshēnbìnshuāng

liǎnbǎnjūnyóunéngyǎnglóugǎnxíngcáng

chuánkāi便biànzuòjiāngnántiānqínggèngyànxíng

注释
畹: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这里指种植兰花的宽阔之地。
芳:芬芳,形容兰花的香气。
嫌杯酒:厌倦于饮酒应酬的生活。
鬓霜:指两鬓的白发,象征岁月的痕迹。
敛板:收敛起庄重的仪态。
行藏:指人的行为和隐退的选择。
雁行:大雁成群结队飞行,比喻人的离别或相随。
翻译
九畹兰花静静地绽放芬芳,鸟儿鸣叫却无人识得孤凰。
在晚年的风流中,我嫌恶杯酒,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两鬓已斑白。
即使收敛起严肃,你仍能从容应对,我倚着高楼,不敢轻易决定去留。
一旦船只启程,我就成了江南的过客,天空无情感,只留下大雁南飞的行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友人陈朋元即将前往溧阳任职而作的送别之作。诗中以兰花比喻友人的高洁品性,"九畹滋兰静自芳",表达对陈朋元清雅人格的赞美。"啁啾谁复认孤凰",以孤凰象征友人在外可能会遭遇的孤独,暗示了离别的寂寥。

"风流岁晚嫌杯酒",写出了友人在晚年仍追求风流文采,但又因岁月流逝而感到时光匆匆。"文字功深得鬓霜",既赞扬了他的文学成就,也暗含了岁月催人老的感慨。

"敛板君犹能俛仰",意指陈朋元即使在严肃场合也能从容应对,表现出他的沉稳与谦逊。"倚楼吾敢计行藏",诗人自谦不敢妄言自己的去留,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关心和对自身命运的淡然。

最后两句"船开便作江南客,天色无情更雁行",以船行江南和雁阵比照,既描绘出友人离去的情景,也寓言了人生的漂泊不定,以及对友人旅途孤单的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寄寓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