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尘中玉堕泥,香魂应上窈娘堤。
欲知此恨无穷处,长倩城乌夜夜啼。
花落尘中玉堕泥,香魂应上窈娘堤。
欲知此恨无穷处,长倩城乌夜夜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虬的《比红儿诗(其一)》。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哀愁和无尽的离愁。
"花落尘中玉堔泥,香魂应上窈娘堤。"
这里,诗人以鲜花凋零,比喻美好事物易逝,而那已经消散的香魂似乎还在高堤上徘徊。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美景难留的情境。
"欲知此恨无穷处,长倩城乌夜夜啼。"
诗人的哀愁之情,在这里达到了顶峰。他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美好的无尽怀念,那些黑暗的夜晚中,城头上的乌鸦不停地啼叫,似乎在诉说着这份无法穷尽的恨意。
整首诗通过鲜花落尘、香魂飘散和长夜乌啼,构建了一幅凄美又哀愁的画面。诗人的情感表达非常细腻,充满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无尽留恋和哀悼。在唐代众多描写离别之苦的诗篇中,这样的情感表达手法颇具代表性,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又长空、万里湿云罗,鸣鸠隔芳林。
正薄寒时节,小楼夜雨,深巷春阴。
才听卖花声过,帘影渐沉沉。
忽忆放翁句,隐几微吟。
料得潇湘江畔,涨半篙绿漪,酿就愁深。
想篷窗淅沥,短棹入荒当。
忆灵均、滋兰纫佩,总芳馨、满抱意难禁。
天涯客,每登临处,时动归心。
春暖玉壶,杯传瑶席,东皇又到吟边。
星聚胜流,题襟都在花前。
高情未染缁尘也,问闲愁、可上吟笺。且留连。
诗鬓酒怀,未减当年。
幽居且卜山村好,便荷衣蕙带,纫佩兰荃。
空谷年年,足音时复跫然。
清言娓娓浑忘倦,喜音徽、犹似前贤。恨难蠲。
烟柳斜阳,目断晴川。
旧院苔侵,珠帘月冷,南朝一梦荒唐。
燕子归来,梁间犹恋斜阳。
楼前脂水空呜咽,更何人、寸断柔肠。
看秦淮、歌舞风流,暗换沧桑。
阉儿逆竖今安在,喜红妆季布,姓字留香。
扇底桃花,当年历尽兴亡。
侯生老去云亭死,祗新词、唤醒欢场。
听花前、檀板金樽,一曲凄凉。
竹叶沾唇,梅花点额,小窗帘幕深深。
酒熟茶香,能消几许光阴。
客中第一关情处,怕故山、猿鹤愁侵。怅而今。
独抱幽怀,欲寄微吟。
明朝道是新年好,祗风欺冻雀,雪压寒林。
那有春风,任他芳讯沉沉。
胡尘满眼沙场泪,望玉关、烽火惊心。恨难禁。
半壁江南,何处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