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铁拄杖次韵答赵侍郎》
《铁拄杖次韵答赵侍郎》全文
宋 / 邓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非竹非藤性最刚,铁君风骨凛秋霜。

清坚阅世千年久,正直持身九节长。

宜向山林扶矍铄,难随车马入康庄。

只愁雷电搜蛟蜃,并及新诗不许藏。

(0)
翻译
它并非竹非藤,却有着无比刚强的气质,如同铁一般的坚韧,面对秋霜毫不畏惧。
历经千年沧桑,它依然清澈坚定,秉持正直,身姿如九节竹般长久。
它更适合在山林中扶持老者,难以跟随世俗的车马进入繁华大道。
只担心雷电的搜寻,或是新诗的出现,让它无法隐藏自己的独特之处。
注释
非竹非藤:不是竹子也不是藤蔓。
性最刚:性格最为刚硬。
铁君:像铁一样的。
风骨凛秋霜:风骨如秋霜般冷峻。
阅世:经历世间。
千年久:千年长久。
正直持身:保持正直的品性。
九节长:九节竹般的长度。
山林:山野林间。
矍铄:老而精神焕发。
康庄:平坦的大道。
雷电搜蛟蜃:雷电搜寻蛟龙和蜃气。
新诗:新的诗歌。
不许藏:不允许被隐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坚韧不拔、正直无畏的品格。"非竹非藤性最刚,铁君风骨凛秋霜"表明了这种品质如同坚硬的金属,不受外界变化影响,宛如秋天的霜冻一般冷峻。"清坚阅世千年久,正直持身九节长"则形象地说明了这份坚韧和正直经历了千年的考验,犹如古木参天,其品性之纯净、坚毅,宛如长达九节的竹子。

诗中接着写道"宜向山林扶矍铄,难随车马入康庄",意指这种坚硬和正直最适合在山林之间生存,即便是扶持着摇摇欲坠之物,也不会轻易屈服于世俗的诱惑,不愿随波逐流地进入平静安逸的生活环境。

最后两句"只愁雷电搜蛟蜃, 并及新诗不许藏"则表达了对外界压力与挑战的担忧,即便是雷霆与闪电,也可能会揭示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邪恶(蛟蜃),同时也强调了不能将新的诗篇隐匿不露,须臾向世人展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赞颂了一种坚韧、正直、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于真理与正义的追求和表达。

作者介绍

邓深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进士。试中教官。入为太府丞,轮对论京西湖南北户及士大夫风俗,高宗嘉纳。提举广西市舶,以亲老求便郡,知衡州,盗望风帖息。擢潼川路转运使,盐酒虚额,久为民害,深请蠲除之。守令贪污,即劾奏。虞允文贻书,称其“不畏强御,思济斯民,挺然之操,未见近比。”后以朝散大夫致仕。爱居东湖之胜,筑室曰明秀,终老其中。深著有文集十卷,今存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再蒙宠示佳什殆无遗巧勉成二章一以报佳贶一以自贻·其二

诸公衮衮坐垂绅,谁信北风欺得人。

遮眼读书何用解,发颜要酒可须醇。

十年白社空看镜,万里青天一岸巾。

少待奇章到三日,试将冠盖拂埃尘。

(0)

梅花二首·其一

铁面苍髯洛阳客,玉颜红领会稽仙。

街头相见如相识,恨满东风意不传。

(0)

梅花

一枝斜映佛前灯,春入铜壶夜不冰。

昔岁曾游大庾岭,今年聊作小乘僧。

(0)

秋日

琢句不成添鬓丝,且支筇杖看云移。

槐花落尽全林绿,光景浑如初夏时。

(0)

与王子焕席大光同游廖园

三枝筇竹兴还新,王丈席兄俱可人。

侨立司州溪水上,吟诗把酒对青春。

(0)

十三日再赋二首其一以赞使君是日对花赋此韵诗笔落纵横而郡中修水战之具方大阅于燕公楼下也其一自叙所感忆年十五在杭州始识此花皆三丈高木尝赋诗焉·其一

我丈风流元祐枝,晴轩雨雹笔端迷。

从容文武一时了,赋罢木犀观水犀。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