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坊顶戴高祠,禁地凄凉江水悲。
却是北人题记壁,迤南耆旧独无诗。
吴山坊顶戴高祠,禁地凄凉江水悲。
却是北人题记壁,迤南耆旧独无诗。
这首诗《吴山谒祠》是宋代诗人谢翱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描绘了吴山祠堂的凄凉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首句“吴山坊顶戴高祠”,以“吴山”点明地点,“高祠”则暗示祠堂的庄重与神圣,祠堂位于吴山之巅,仿佛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接下来“禁地凄凉江水悲”,进一步渲染了祠堂周围的环境氛围,禁地二字暗示了祠堂的庄严与不可轻易接近,而“江水悲”则通过自然界的反应,表达了对祠堂及其所纪念人物的哀悼之情。
“却是北人题记壁,迤南耆旧独无诗。”这一句转折,指出在祠堂的墙壁上,只有北方人的题记,而南方的老一辈却没有留下相应的诗歌。这不仅反映了地域文化差异,也暗含了对南方文人未能充分表达对祠堂及其中人物敬仰之情的遗憾。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综上所述,《吴山谒祠》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思了文化传承中的地域差异,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尊中有明月,琴上有素弦。
美人能弹客能饮,玉壶正傍花枝边。
皓齿对婵娟,清辉相共怜。
红颜笑桃李,独立无比妍。
月不常圆花易落,蛾眉却怕秋霜薄。
良会难,须行乐,为君高歌劝君酌。
酌未终,歌转哀,金壶银箭急相催。
春光今夕争时刻,倾尽车渠三百杯。
去岁中元节,朝陵百职同。
严趋神路左,遥拜孝园东。
龙虎瞻王气,乾坤仰帝功。
未回衡岳驾,空堕鼎湖弓。
启兆龟图顺,编年凤历终。
玉衣陈画幄,宝瑟閟玄宫。
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病居逢此日,长望五云中。
肇汝方既诞,发祥良在兹。
慧敏标弱龄,圭璋渺前期。
服志远鄙俗,规行多惠仪。
性成亶纯孝,疗母宁捐躯。
母患乃始平,子先朝露摧。
慈爱二纪中,瞥若冲飙驰。
虚位委空馆,胤类无孑遗。
天道苟不虚,在数安可推。
沉忧达晨暮,仿佛盈人思。
翰墨芳余迹,形音恍当时。
起居常若随,顾影独无依。
周遑损眠食,惊惕长分乖。
魂来或形梦,路绝徒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