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醉长安酒,冥心只似师。
望山吟过日,伴鹤立多时。
沟远流声细,林寒绿色迟。
庵西萝月夕,重约语空期。
不醉长安酒,冥心只似师。
望山吟过日,伴鹤立多时。
沟远流声细,林寒绿色迟。
庵西萝月夕,重约语空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松所作的《寄崇圣寺僧》,通过对长安酒、山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不醉长安酒,冥心只似师。" 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没有沉溺于长安的美酒佳肴,但内心却始终保持着对佛法或修行的专注与敬仰,如同对待师父一般。
"望山吟过日,伴鹤立多时。" 诗人在山中吟咏,时间流逝,伴随着白鹤,静坐长久。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沟远流声细,林寒绿色迟。" 远离尘嚣的溪流声音轻柔而清晰,林间在寒冷中保持着一抹淡绿。这两句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意境。
"庵西萝月夕,重约语空期。" 在寺院西边,萝月之下,诗人与僧侣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和承诺。这两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山水田园的意象,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寄托的主题。诗人借景抒怀,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思深度。
卢仝不出憎流俗,我卜郊居避俗憎。
仝有邻僧来乞米,我今送米乞邻僧。
田横固,在绝岛。
上出青天之冥冥,下临沧海之浩浩。
迥隔三齐绝两淮,洪涛日夜砰曾崖。
蛟龙所窟猿狖宅,孰谓英雄堪遁匿。
向来秦鹿走中原,挥戈共逐烟尘昏。
汉家得之只三杰,五百贤士徒喧喧。
便应入海长不返,犹冀王侯斯可哂。
慨然决剑气仍豪,何面长安见隆准。
隆准功成百战馀,酂侯繫狱淮阴诛。
子房不托赤松去,一落猜忌宁全躯。
腹心爪牙今若此,敌国争衡定何似。
始知夫子识先几,万古谁能无一死。
春风壁垒树参天,主客游魂俱可怜。
虽乏奇勋立当世,且将高义垂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