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圣南朝寺,三年到百回。
不知墙下路,今日几荷开。
證圣南朝寺,三年到百回。
不知墙下路,今日几荷开。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杂咏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南京(今江苏南京一带)的某座佛寺中的情景。
“證圣南朝寺,三年到百回。” 这两句表明诗人曾多次访问名为“证圣”的南朝古寺,时间跨度达三年之久,共计百余次。这里通过对特定地点的反复探访,传递出一种对历史、文化或宗教的深厚情感。
“不知墙下路,今日几荷开。” 这两句则描绘诗人在寺中的一种宁静恬淡的情景。他不知道寺院外墙下的道路,因为他的注意力被眼前的荷花所吸引。今天荷花盛开,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以及他对于历史遗迹的尊重与向往。此外,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清高脱俗的品格,这也许是诗人通过这首诗想要传达的一种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