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孚老》
《寄孚老》全文
宋 / 释善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双眼常时看屋椽,从来不结俗人缘。

早年曾悟出师表,晚岁始参齐物篇。

魔垒孤军降百万,诗坛一首当三千。

清溪结得茆庵未,闲欲寻君共泛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ǎo
sòng / shìshànzhēn

shuāngyǎnchángshíkànchuáncóngláijiérényuán

zǎoniáncéngchūshībiǎoxiǎosuìshǐcānpiān

lěijūnjiàngbǎiwànshītánshǒudāngsānqiān

qīngjiémáoānwèixiánxúnjūngòngfànchuá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善珍写给名叫孚老的朋友的一首赠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孚老的独特敬意和深厚的友情。首句“双眼常时看屋椽”描绘了孚老朴素的生活方式,他专注于内心世界,不与世俗之人交往。接着,“从来不结俗人缘”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超然和淡泊。

“早年曾悟出师表”暗示孚老在年轻时就具有高深的智慧和独特的见解,堪为后学的榜样。“晚岁始参齐物篇”则表明他在晚年深入研究哲学,特别是道家的齐物论,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魔垒孤军降百万”运用比喻,形容孚老的智慧如同一支孤军,能战胜众多迷惑人心的诱惑和困扰。“诗坛一首当三千”则赞美孚老的诗歌才华,认为他的诗作价值极高,胜过千军万马。

最后两句“清溪结得茆庵未,闲欲寻君共泛船”,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孚老一同隐居在清溪边,享受宁静的时光,共享泛舟的乐趣,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孚老的敬仰和对友情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善珍
朝代:宋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 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新楼

闻说新楼冠旧名,国人纵观一城倾。

层甍迥出晴空外,美景还将乐事并。

潭底鱼龙惊倒影,梁间燕雀贺前楹。

他年秋夜堪乘兴,小坐匡床待月生。

(0)

山矾

黄龙山中春事晚,山谷道人上山坂。

鼻端山矾花气浓,怪底经行众芳苑。

一种风姿极可人,幽姿正色相鲜新。

素馨籍甚不足意,黄淡羞涩终非真。

(0)

夜半对雪作

积雪未消惊白夜,欻思小艇钓云沙。

排檐故作纤纤笋,著树还开万万花。

最觉素娥相映发,不应青女妒容华。

麦如马尾年年在,枵腹鸣雷莫怨嗟。

(0)

驾幸太学

坠典遗经已表章,又传清跸幸胶庠。

黄龙绕驾天移仗,白雪分袍士缀行。

况是体元能作圣,更欢稽古效规王。

太平盛世文明远,万国儒风自一堂。

(0)

次公采赠太希先密云团韵

道人祝融屩,胡为堕南州。

都无作相但粥饭,平生衲被姑蒙头。

曾郎手中大圆镜,朵颐赠之非暗投。

快烧铜瓶作蟹眼,铸成八载心如抽。

吾行踽踽饱阅世,葵苋独与衲子游。

君来适逢小摇落,水天拍拍团沧州。

唤醒北固龛底梦,拟披袈裟上扁舟。

且浇玉川七碗句,仍洗船子三寸钩。

摩挲正焙连城璧,少林老僧初不识。

他时一笑示灵源,五百比丘端失色。

幽丛鲜鲜凉雨馀,亦有黄花净供无。

知渠肉团久炯炯,玷翳浑灭如大珠。

(0)

寄清老

自来渔父好家风,一片潇湘晚钓中。

伊昔放言知莫逆,于今亲到得参同。

金章寂寂残初梦,汀草依依照短篷。

德秀虽亡次山在,怅回青眼送飞鸿。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